热压烧结制备B<,4>C/Co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热压烧结制备B<,4>C/Co复合材料工艺以及材料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较深入分析了材料微观结构,探讨了B<,4>C/Co复合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在工艺条件下,碳化硼被钴浸润的同时,B<,4>C与Co存在微量反应,生成了CoB和碳。钴对碳化硼的浸润是热压法制造碳化硼/钴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 对热压烧结法制备B<,4>C/Co复合材料工艺过程中的烧结温度、压力、保温时间、原料的选择、原料的配方组成,以及对材料的成分分析、致密度、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压力、原料等影响着复合材料的烧结后的成分、致密度及显微结构。 适当的温度制度(适当的烧结温度和适当的保温时间),以及适当的压力制度可以使金属Co能够完全润湿整个基体材料B<,4>C,钴能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复合材料,同时生成的中间产物不多,没有金属Co的熔山,不会使得材料的孔洞过多。 原料的选择中,原料的粒度愈细、纯度愈高,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生成的中间产物会愈少,烧结产物的相分布的也会愈均衡,复合材料致密程度也会愈高。 对在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压力制度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制备出来的B<,4>C/Co复合材料进行耐磨损测试、致密度、光学显微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优选工艺条件下制备的B<,4>C/Co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致密度、耐磨损性能及显微结构;对比刚玉样,本实验制作的B<,4>C/Co复合材料具有明显优秀的耐磨性能。 对具有最高致密度的试样进行了抗弯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碳化硼的抗弯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预想中金属对复合材料增强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利用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研究脱硫副产物改良强碱化土壤的持续效果对如何使得强碱化土壤得到彻底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经过2003年~2006年连续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共轭聚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光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领域。但是由于共轭聚合物电子迁移率很低,它们只能限制于做空穴传输组分与其他材料(如富勒稀、有机染料
本论文综述了室温磁致冷材料的最新进展。为了探索新型的室温附近的磁致冷材料,系统地研究了CePrFeCo和PrFeAl系列化合物的组织结构和在室温附近的磁性能,主要得出了以下一些结
采用峰值电流输出模式下脉宽脉数独立可调式微弧氧化电源,研究在不同浓度硅酸钠溶液中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及生长过程,探讨微弧氧化起弧所需的必要条件,研究不同能量输出模
针对目前在施药中广泛使用的液力式喷头存在雾化粒径大、射程短、对液体性质的变化敏感且喷雾量大,雾滴穿透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气泡雾化喷头,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气泡雾化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微区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等现代物理技术进行了本文的研究工作。研究包括三部分:(1)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镍体系Ni-P镀层的生长机理;(2)
选取几个当今制造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钢种-4 5钢、T10钢、3Cr2W8V钢和W18Cr4V钢,分别探讨了低温盐浴渗铬和盐浴渗钛的实验方法和工艺。分析了低温盐浴渗铬层和渗钛层的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