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发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成为教育的首要宗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发展。本论文立足于数学这一学科,对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内容、设计等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内容针对性不强、设计层次性不够等。众所周知,设计一个有效的课堂练习,历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课堂练习上的设计形式单一,练习缺乏应用性,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它学科的联系,设计的问题缺少情境与创新,这些都使学生无法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也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日常教学实践探索反思,对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数列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且它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数列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因此,研究数列的课堂练习设计能够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实践性。本研究查阅了大量文献,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一线优秀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整理数据,从而总结出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考虑的难度、量度及进度,为数列这一章的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对于数列的课堂练习有效性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因素,同时,也跟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很大关系。因此,影响练习是否有效的因素是多重复杂的。但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就是既达到知识技能目标,又能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够与学生增强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和各项素质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