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本中心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析IBD患者生存质量、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09月至2018年09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IBD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通过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水平以及压力知觉。使用NRS-2002筛查方法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根据2015年ESPEN指南标准评估患者营养不良。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IBD患者110例,男性61例,女性49例,男女比例1.24:1,平均年龄45.87±14.36岁,BMI平均为22.20±3.48kg/m2。其中UC患者99例(90%),CD患者11例(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IBD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低于男性患者(135.98±32.90 vs.150.90±31.48,P=0.02);年龄与IBDQ总分呈正相关(r=0.20,P=0.03);NRS-2002评分与IBDQ评分呈负相关(r=-0.31,P<0.01);婚姻史、吸烟史、医疗付费方式以及病程对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P>0.05)。重度IBD患者的IBDQ总分及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轻、中度IBD患者(P<0.01),情感功能得分低于中度IBD患者(P=0.02)。焦虑组IBD患者的IBDQ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5)。抑郁组IBD患者的IBDQ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P<0.01)。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IBDQ总分及肠道症状得分低于中间社会支持状态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BDQ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HADs-A评分、HADs-D评分、CP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S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抑郁程度、压力知觉水平是IBD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焦虑、领悟社会支持虽然可以影响IBD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不是独立影响因素。IBD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发生率(45.45%vs.25.45%,P<0.01)。UC组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44%、24.24%,CD组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55%、36.36%,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IBD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其RBC、Hb、HCT、ALB、Na+、Ca2+、Mg2+水平也明显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BMI、疾病严重程度是IBD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是IBD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疾病严重程度、抑郁程度、压力知觉水平是IBD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体重、BMI、疾病严重程度是IBD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是IBD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IBD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易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NRS-2002评分与IBDQ评分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