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儒学家一方面勇于突破汉唐注疏之学的限制,注重从儒家经典出发,以新的角度阐发儒学思想,为儒学增添新学说;另一方面排斥或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关注天人、性情之说,为儒学的发展开拓了新局面。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中唐时期经学的衰落和文学的盛行,主要体现的是韩、柳二人在陆质等人新春秋学思想的影响下打破“疏不驳注”的经学惯例,开启了以己意解经的先河。儒学不再是埋首于繁琐的注疏中进行字词的考校,而是转变为抛开注疏,直指先秦经典、以义理阐扬儒家精神的阶段。与此同时韩、柳二人领导了古文运动,倡导师道。虽然提倡古文和倡师道看似与儒学的发展关系不大,但是在当时文学地位高于经学、骈体文盛兴、浮华之风遍于朝野的情况下,提倡读古书、学古文、以及韩愈抗颜为师等都为儒学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条件,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重新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关注。中唐古文运动被宋人所继承,最终,骈体文退出历史的舞台。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韩、柳如何处理佛教、道教与儒家的关系。唐代是佛道兴盛的时期,二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甚至超出儒家,复兴儒学所必需面临的问题就是处理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在此方面韩柳二人立场看似大相径庭,一个排佛老,一个接近佛老;实际上二人立场上基本是一致的,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发扬儒学。韩愈在排佛中有对佛教思想的吸收、利用,柳宗元在融佛中也有对佛教的批评。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韩愈和柳宗元的对儒学思想的新阐发。虽然同宗儒学,但韩柳二人的侧重点不同。韩愈以孟子为榜样排佛、老扶树儒学,形成以孟子为核心人物的道统思想。柳宗元宗孔子,他的道统思想是以孔子为核心人物。柳宗元认为孔子的本意并非成为大思想家,而是希望成为有功于民的大政治家。因为二人侧重点不同,所以韩愈突出的是对儒学的理论的阐发,其强调的主要是“仁”的思想。柳宗元以“生民之意”为儒家思想核心,以大中之道为方法论,阐扬儒家为人为官的道理,所以他的成就主要是发展儒家的事功理论。韩愈、柳宗元的道统思想和生民思想在其历史观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反映。韩愈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关键作用的是圣人,圣人的出现带来了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柳宗元却认为圣人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势”,这个“势”就是生民。
  第四部分是对韩愈、柳宗元天人性情论的简单分析。在韩愈思想中“天”的概念主要是指“命运之天”和“主宰之天”,他虽然曾经有“天人相仇”的观点,但总体来说他继承孔孟思想认为天是惩恶扬善的。柳宗元文章中的“天”的主要含义也有“命运之天”和“主宰之天”,但这两种含义的“天”是其批判的对象。柳宗元受庄子和荀子等人思想影响,认为天是自然,天和万物一样都是元气变化而成。性情论方面,韩愈在概括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情三品论,柳宗元则在元气自然论的基础上提出气质禀赋论。二人的性情论思想为宋代理学家讨论性情提供了新思路。
  选择韩愈、柳宗元为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因为两人在中唐时期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二者同处一个时代,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理论内容有异有同,可以较为完整的反应当时转折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是西方当代环境学者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的环境美学思想。  由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罗尔斯顿是否有系统的环境美学思想存在分歧,本文首先大致梳理出罗尔斯顿的环境美学体系,包括其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理论渊源、哲学基础、学科依据、研究方法以及主体构架等主要内容。其次,本文将着力点集中在罗尔斯顿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荒野”以及荒野美学理论的分析与探讨上,指出“荒野”(或荒野自然)不仅是罗尔斯顿环境美学研
学位
本文研究梁漱溟如何把从伦理关系中孕育出来的“理性”观念扩展性地运用到伦理政治之上。“理性”本诸伦理关系的根基,又碰触到新的形势从而开展出新的课题,这本身即是伦理思想的一种连续生长。作为一项理论研究,本文尤其关注的是这里面的机理。  导论部分将对梁漱溟思想的研究放置在“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问题”、“作为一个问题的国家政治”、“作为一个问题的心之秩序”的观察角度之下,通过评述前人的研究,说明以“理性”视
学位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原初状态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正义原则。正义原则如何在良序社会中发挥作用,就此引出稳定性问题。在前期理论中“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有两种逻辑理路:第一,政治(契约)导出道德;第二,道德与政治合一。面对社群主义以及自由主义者的批评,罗尔斯认识到自己理论的某些不足,修正理论并作出回应。罗尔斯把“作为公平的正义”改造成“政治正义”,《政治自由主义》是对《正义论》的扩展和补充。
学位
摘要: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物理是一门新的科目,实验性很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经费欠缺、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对实验室缺乏专业的管理,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学生对物理兴趣不高,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从几方面进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多运用网络资源、微课实验。关键词:农村、物理实验,现状、管理、故事、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农村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薄弱,怎么样才能够提高
期刊
本文分四章对作者所认为的马先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说明。  第一章探讨了马氏六艺论思想的产生、发展与成熟过程及其学术定位问题。马先生的思想在成熟之前并非杂乱无统,不成体系。克己复礼,实为其为人为学的真实写照。无论在哪一阶段,儒学或义理之学的思维方式都贯穿其中,其对释道二家的认可,更多表现在理论上的借鉴,而非情感上的。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色进行了界定,以心性
学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问题”成为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做出探讨和研究。  增加收入、参与国事、与他人平等,无疑是农民需要的,但似乎还不够。因为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一直以来农业人口就占全部人口的绝大比例。然而,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农民收入从来不高、远离政治,并且与其他阶层相比地位从来都没有平等过,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农民问题
学位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并呈现出新的面貌,促使课程改革日益深入。在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关注度增加,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在具体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教学问题频发,给学生写作水平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1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首先,作文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这通常无法满足现代化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特点。初中语文的
期刊
实践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历来备受哲学家的关注。那么,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意义上,实践变成了一种问题,这是我们通过日常经验的观察难以做出厘清的。或许可以说,当实践被人误解或误用时,它就成为一种问题,譬如,实践本是人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是某些人却仅从抽象道德或技术生产层面将实践视为实现自我理性预设或获得自我欲求满足的手段,这种仅从道德或技术单一视角对人类行为的解说,仅在纯粹理性或
学位
王夫之在继承与批判庄子思想的同时,集中论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并阐发了自己毕生所持守的正处人间之道。本论文正是通过对《庄子通》与《庄子解》哲学思想的研究,以及王夫之著作中其他有关庄学思想的梳理,挖掘王夫之对于个体社会存在之意义价值的理念,即其正处人间之道,彰显王夫之的人文现世关怀,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章主要研究分析了王夫之对《庄子》各篇章真伪的辨正厘析及通解《庄子》的方法论,王夫之认为《
学位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标志性思想家,其《周易注》作为由汉易向宋易的过渡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已被世人公认为是义理易学的代表。王弼扫除了汉易中烦琐的易象,而代之以一股清新的玄学清流。易学史的发展证明,《周易注》中的形上学思想以及其以义理解《易》的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第一章从易学史的角度对王弼易学的思想来源进行追溯。首先说明了《周易注》的取义倾向受《左传》、《国语》及《易传》等取义说的影响,其次考察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