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中国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研究所讨论的是3—9世纪时在边境地区为官的地方长官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贪污、敲诈勒索商人及庶民、官场中收受贿赂和请客送礼。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相比较中原内地官员的腐败有其特殊性。在腐败所涉及的财物上,缘边地方贪污具有极为典型的特殊性,如在东南缘边腐败所渉方物中多为珠宝、犀象、香料等,而在西北缘边所渉的多为羊、马等牲畜。缘边地方官员腐败所针对的对象与中原内地官员腐败所针对的对象也有区别,缘边地方官员腐败针对的对象除了治下的普通百姓之外,还涉及了往来频繁的外来商人和在边疆内外的各族百姓。同时由于缘边地方属于边境地区,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其长官所任之职往往带有军事职务的特点也是与中原内地腐败官员的一大不同之处。另外在催生官员腐败的因素中,缘边地方官员受到了针对贫穷官员的“恤贫之法”的影响,即默许缘边地方官员腐败,这一点是中原内地官员所不具备的。而缘边地方来自内外环境对于当地的影响也是与中原内地官员的不同之处。在腐败产生的影响中,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会造成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也是中原内地官员腐败所不会造成的后果。可以看出,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与中原内地官员的腐败在特点、原因和影响方面均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于缘边地方官员腐败的研究是极为有必要的。全文的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腐败类型,将中古中国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类型分为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贪污、敲诈勒索商人及庶民、官场中收受贿赂和请客送礼三种。缘边地方官员在管理国家行政、经济、军事事务中贪污是主要的腐败类型,共80例;敲诈勒索商人和庶民的案例有35例;在官场中收受贿赂和请客送礼的案例共有55例。缘边地方官员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中的贪污共有46例;在管理经济事务中的贪污有13例;在管理军事事务中贪污的共27例。在敲诈勒索商人及庶民的案例中,有敲诈勒索商人的案例4例,分别为北魏的且渠牧犍、元暹和唐代的李幼良、路元睿。敲诈勒索庶民的案例较敲诈勒索商人更多,有31例。在收受贿赂和请客送礼的腐败行为里,收受贿赂的案例有34例,请客送礼的案例有23例。第二章为腐败特点,将缘边地方官员的腐败特点分为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共性特点。时代特点有日益普遍化、日益严重化、日渐多样性和盛唐转折性等四点。在128例腐败案例中,东汉末及两晋仅6例,南北朝时55例,隋唐时达67例,可见腐败的日益普遍化。腐败数额极大的官员和腐败数额的逐渐增加,可知腐败日益严重。腐败所涉及的财物类型也日渐多样,东汉末及两晋主要为粮谷、金银财货、山泽田宅、人口等物资;南北朝时主要是金银财货,亦有人口、牲畜、紫缬、白檀、嫁女具及祠器等;隋唐的财物类型更多样,包括驼、马、羊、明珠、文犀、金宝、犀象珠贝、铠甲、布帛、兵械、钱、谷等多种财物。唐代盛唐前后的腐败情况有较大转折。盛唐前主要以实物为主,盛唐以后所涉及的财物类型明显增多,出现了瑟瑟、良马、宝玉、犀象珠贝、兵械及巨量钱财等;盛唐前腐败所涉及的金额较小,盛唐之后腐败数额显著增加,腐败的官员数量也大为增加。就区域特点而言,东南缘边地方官员普遍腐败、数额巨大、赃物中多有珠宝等物;西北缘边地方官员赃物中多有价格昂贵的马匹等牲畜;西南缘边地方官员腐败往往数额巨大,影响恶劣;东北缘边地方官员腐败事迹显著,影响也较大。共性特点主要有贪污缘边方物的腐败行为较多;敲诈勒索外来商人和边疆各族百姓的腐败行为较多;在收受贿赂和请客送礼中涉及的方物较多;腐败的缘边地方官员大多身负军职,128例缘边地方官员腐败的案例中存在98位身负军职的缘边地方腐败官员;门阀士族出身的官员腐败行为也较多。第三章为腐败原因。缘边地方官员腐败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缘边地方官员的主观因素、缘边地方的自然环境因素及地理条件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四方面。在制度上,主要有缘边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在赋税征收上拥有较大自主权、“送迎之费”和“恤贫之法”加剧腐败、监察机构职能执行不彻底、两晋南北朝法律宽简、八议制度和官当制度滋生腐败。就缘边地方官员的主观因素而言,部分自身修养不足、有腐败前科的官员,由于惩处力度不足,容易再次腐败;自身修养不足也是因为部分缘边地方官员在接受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方面有缺失。在自然环境因素及地理条件因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除自然地理条件导致的贫瘠外,也有僻处边境,内外有“蛮夷”侵扰的因素,这导致人皆不愿往缘边为官,因此往往沦为官员腐败求财或贬谪流放之地;缘边地方也具有交通域外的良好地理条件,易产生频繁的贸易,缘边地方官员也易在管理互市时从中牟利。此外,中古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也为缘边地方官员腐败提供了经济基础。第四章为腐败影响。缘边地方官员腐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减少、导致不良的政治风气、导致缘边地方的民怨或动乱。缘边地方官员腐败导致中央财政减少一方面是导致中央收入的财物直接减少;另一方面是导致的财政收入间接减少,即贮藏财物减少;此外,还使得朝廷不必要支出增加。缘边地方官员腐败容易导致“政以贿成”、“简选不平”等恶劣政治风气出现。同时也常造成严重的民怨或民族矛盾,导致缘边地方的安定局面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