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IF-la、VEGF-C、VEGFR-3和CD105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脉管转移的关系。
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中HIF-la、VEGF-C、VEGFR-3和CDl0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20例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
结果:1.HIF-1a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7.01[%],明显高于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8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HIF-la蛋白的阳性率为87.18[%],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64.52[%],有显著性差异(P<0.05)。
2.VEGF-C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0.00[%],明显高于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1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50.00[%]和78.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84.62[%],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51.61[%],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R-3蛋白阳性表达的淋巴管密度(lymph vessel density,LVD)分别为14.694±3.47、25.71±5.98和6.60±1.74,乳腺良、恶性肿瘤间LVD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间LV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LVD为26.364±3.47,无淋巴结转移组的LVD为12.56±3.04,差异有显著性(P<0.01)。
4.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CD105蛋白阳性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分别为98.12±19.58、148.82±35.54和48.31±15.67,乳腺良、恶性肿瘤间MVD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间MV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MVD为152.97±34.62,无淋巴结转移组的MVD为99.37±19.67,差异有显著性(P<0.01)。
5.乳腺癌中HIF-1a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相关系数γ=0.267,P<0.05;HIF-1a蛋白的表达与LVD、MVD成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535、0.649,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LVD、MVD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751、0.813,P<0.05。
结论:1.HIF-1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并与LVD、MVD成正相关。提示:HIF-1a蛋白与恶性肿瘤的淋巴管和血管新生密切相关,能作为一种判断肿瘤良、恶性及生长、转移的指标。
2.VEGF-C蛋白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与LVD、MVD成正相关。提示:VEGF-C能诱导淋巴管和血管的新生,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及预测生长、转移的指标。
3.HIF-1a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提示二者在乳腺癌淋巴管和血管的新生中可能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