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卡铂联合紫杉醇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CA125指标的变化及毒副反应,以评价两方案的利弊:建立HPLC测定卡铂体内血药浓度方法,获得肿瘤患者两种给药方案下静脉滴注不同剂量卡铂时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从而指导卡铂的合理化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方法:1.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中筛选出84例晚期(Ⅲ和Ⅳ期)上皮性卵巢癌卡铂初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根据卡铂的剂量和肌酐值计算卡铂的AUC,根据AUC的大小分组,观察组B组5≤AUC<7(31例)和对照组A组3≤AUC<5(53例),规范化疗2个周期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标准进行近期疗效、CA125水平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的分析比较。2.建立HPLC-UV检测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10名,分别使用两种不同剂量卡铂(AUC=4和AUC=6)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每组5名,静脉输注2h结束后,于0h、0.5h、1h、2h、4h、8h、16h、24h采血,以尿苷为内标,测定血浆中卡铂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体内测定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H2O:柱温: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50μl。结果:1.①近期疗效:通过紫杉醇联合卡铂3≤AUC<5化疗后,5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CR+PR)为47.1%,通过紫杉醇联合卡铂5≤AUC<7化疗后,3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CR+PR)为58.1%。经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A125水平的变化:两组患者化疗前后A组53例患者中有35例(占66.00%)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35U/mL为正常临界值),而B组31例患者中有28例(占90.3%)血清CA125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经χ2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毒副作用比较:B组血液系统毒性中血小板降低发生率高于A组(P<0.05),而在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和中性粒细胞降低方面两组比较无统显著性差异(P>0.05),非血液学毒性中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肝和肾毒性发生率及心血管毒性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血浆中卡铂浓度在1.56~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1.3150X-0.2760,(R=0.9990)。卡铂相对回收率为98.91%,RSD=3.96%,两种给药剂量下,单次给药计算卡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AUC(0-∞) MRT(0-T)、VRT(0-∞)、Cmax、K10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紫杉醇联合卡铂3≤AUC<5(A组)和紫杉醇联合卡铂5≤AUC<7(B组)两组方案化疗后虽然在近期疗效上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但显示了B组的疗效要高于前者的趋势,两组患者化疗后B组血清CA125下降水平高于A组,不良反应B组的血液学毒性中血小板下降高于A组,即随着剂量加大,毒性增大,但毒性仍可耐受。超过7之后,不能耐受不良反应。2.本研究所建立体内卡铂测定方法准确、快速、便捷。卡铂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剂量相关,AUC=6时,更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