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的位置,长度,宽度;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的关系。还对头臂静脉的长度,宽度以及对上腔静脉做了系统的研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锁骨下静脉区域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上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资料。材料与方法:40具(男性30例,女性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尸体标本完整,头颈部浅静脉完好,年龄不详,全部标本动脉系统灌注红色乳胶,静脉系统灌注蓝色乳胶。区分动脉与静脉。观测锁骨下动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长度。测量锁骨下缘中点与锁骨下静脉,静脉角的距离,测量锁骨下表面到第一肋上表面的距离,观察锁骨下静脉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1.锁骨下静脉在第一肋外缘起始,走行至锁骨内侧份后面时,锁骨下静脉正好在锁骨、前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间。锁骨下静脉走行行至前斜角肌内侧时,与颈内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的前方为锁骨,两侧后方均为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位于锁骨下静脉的内侧方。2.左、右锁骨下静脉的管径分别为(35.58±4.2)mm和(37.23±3.5)mm。左、右锁骨下静脉的长度分别为(12.3±1.2)mm和(13.6±2.0)mm。左右两侧锁骨下静脉无显著性差异,(p>0.05)。3.左右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的夹角分别为(45.2±2.8)°和(44.9±3.1)°。左右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分别为(28.6±1.5)mm和(27.8±2.4)mm。左右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交点处与第一肋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8.6±1.5)mm和(27.8±2.4)mm。4.左右头臂静脉的管径分别为(18.2±2.8)mm和(17.3±3.1)mm。左右头臂静脉的长度分别为(82.3±4.5)mm和(42.1±2.6)mm。5.左右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的距离分别为(102.7±9.5)mm和(63.2±4.3)mm。左右锁骨下静脉与静脉角的距离分别为(31.2±2.1)mm和(30.5±1.8)mm。结论: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比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更容易。2.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时候,穿刺点应选在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在锁骨下缘20mm处为宜。进针的深度应为25mm。进针角度为穿刺针与锁骨下缘呈45°夹角,贴近冠状面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