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连续性概念(River Continuum Concept,简称RCC)被认为是自然河流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描述的是自然河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RCC宣称生物群落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河流中的能量和资源,物理因素的变化将导致群落结构的变化。在美国和欧洲,河流连续性概念被应用于河流健康评价,而国内有关这项研究的报道还很少。本文对阊江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河流连续性理论对该河一至六级支流各取食功能团比例的演替规律及毛翅目成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计算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指数和BI指数,对该河进行了水质评价。 研充表明阊江河一至六级支流平均宽度、深度、流速及底质组成和颗粒大小等物理参数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一至六级支流取食功能团变化趋势符合河流连续性理论,但撕食者、集食者及刮食者的梯度变化没有理论上的梯度变化明显,这是由于阊江河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点源污染导致的。 理化数据表明,阊江河存在中度或轻度点源污染,其中一级支流检测点存在无机污染,三级支流检测点存在有机污染。与参照点相比,一级支流检测点捕食者群落明显偏低,而撕食者、集食者及刮食者群落很接近,三级支流检测点集食者群落偏高,刮食者群落偏低,底栖动物种类单一化,而撕食者和捕食者群落比较接近。参照点的优势种为敏感种,而检测点的优势种为耐污种。 一至六级支流底栖动物优势集中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EPT分类单元数、总分类单元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似,总体上以4级支流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最好。 根据各级支流底栖动物种类的分布,结合理化指标,提出底栖动物相似性系数和总分类单元数水质评价标准。以相似性系数0.6为点源污染对检测点有无影响的临界值,0.6以下三等分,0-0.19为严重影响(severe impact),0.20-0.39为中等影响(moderate impact),0.4-0.59为轻微影响(slight impact),0.6以上为无影响(noimpact)。以30为水质清洁与否的临界值,30以下三等分,0-9为重污染(Severe pollution),10-19为中污染(Moderate pollution),20-29为轻污染(Slight pollution),30以上为清洁(Non-pollution)。建议此标准用于皖南山区快速水质生物评价标准。 研究表明Bl指数、EPT分类单元数、总分类单元数、相似性系数对点源污染比较敏感;多样性指数对中度或轻度有机污染不敏感、因为其不能反映耐污种类的替代影峨、其中,BI指数(采用王备新的耐污值和评价标准)是最有效的水质生物评价方法它与总分类单元数和相似性系数对水质的评价基本一致,而当检测点为中度以上的有机污染时,B工指数更准确。其给定的耐污值符合这些物种实际耐污能力。 本文还阁江河一至六支流毛翅目成虫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长角石蛾科中突长角石蛾属和栖长角石蛾属两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