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曲面可展开机构的多模块联动与超冗余约束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可展开天线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桁架式多闭环机构由于结构稳定性好而适用于构建大尺度可折展机构。多环路与有限整体自由度的之间的矛盾使得该类机构存在大量的运动学冗余约束,这是造成机构变形、震荡与局部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曲面机构在离散化过程中往往得到非对称的模块单元,多模块联动组网设计变得十分困难,这使得该类机构的设计充满了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型曲面空间可展开机构,在曲面分割方法、模块单元的构型设计、多模块联动组网方法及机构的超冗余约束消除方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基于中心投影原理,通过给定的球面模型把球心作为投影中心,以角度均分的方式依次对球面进行了投影,实现了大型曲面的网格划分,获得了基本三棱台模块的几何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了所有的网格单元均为非规则三棱台,而且仅通过规则三棱台单元无法实现大型曲面的无间隙、无重叠几何覆盖。针对得到的非规则三棱台模块,讨论了该几何体的机构学实现方法,并进行了该几何单元的构型设计。分别用三个双4R剪叉单元和双3R1P剪叉单元作为非规则三棱台模块的侧面填充机构,并在三个剪叉机构之间增加三个转动副连接,最终实现了三棱台可折展模块的构型设计。  通过 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三棱台模块的3D模型,并联合 ADAMS仿真软件验证了上述两种新构型三棱台模块满足运动要求。此外还对三棱台模块进行了运动学研究,建立了基本剪叉单元的位置模型,使用 MATLAB软件分析了模块的关节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将两种构型的三棱台模块按照一定的连接顺序通过共用剪叉机构的方式进行了多模块拓扑装配,证明了基于双3R1P剪叉单元的三棱台模块可以实现多模块组网,并能保证单自由度运动。本文还建立了关于多模块内部相邻剪叉单元之间夹角的运动学方程,并运用 MATLAB软件分析了夹角随滑动杆位移变化的曲线,体现出多模块之间的联动关系,也使得组网机构在运动至工作状态时可以展开成曲面。  针对该机构中的运动学超冗余约束问题,在不影响机构单一自由度和运动学特性的前提条件下,讨论了取消部分非必要共用约束机构来减少整体机构冗余约束度的两种方案。此外,还对最终构型方案中的相关零件进行了细节优化,完成工程实验样机的制造与组网,验证了多模块机构可以实现单自由度运动。
其他文献
随着胜利油田可采、易采石油储量不断的减少,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已经向复杂地层、中深井、深井方向发展。目前的高压油气井固井成功率不高,固井质量不理想,固井后极易发生环空油
钻井地质建模是一维地质建模方法,它是以沿井筒垂向分布的、具有多种岩性的交互层为研究对象,在结合传统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井筒地质模型系统,实现对交互层岩性分布状况
注水开发是19世纪40~50年代以来,油田开发中最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裂缝扩展注水技术就是在常规注水井注水过程中实施的一项技术,该技术
地应力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进行了不同地质时期地应力场演化过程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充分利用古中央隆起带
大庆-哈尔滨天然气管道是东北天然气管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和完善全国天然气管网总体规划,实现北气南下的基础工程,是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机器人演示学习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机器人行为策略的生成方式,即由人工设计转为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逼近,可以大幅提升学习效率与使用效果。视觉信号作为环境信息输入具有直观、高
近些年来,传统井控技术的弱点日益显现,特别是在窄压力窗口、深水海洋钻井、复杂井钻井方面,需要新的井控技术、理论和方法,以提高钻井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作为从欠平衡钻井发展起
螺纹联接是目前机械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联接方式,因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螺纹调整时能产生很大的轴向力;能方便地实现自锁;外形尺寸小;制造简单,能保持较高的精度;通过标准化可以大批量生产,因而成本低,且具有互换性。为了增加螺纹联接的刚性、紧密性、防松能力以及防止受横向载荷螺栓联接的滑动,多数螺纹联接在装配时都要预紧。一般通过调整力矩来控制螺栓的预紧力,但是这种方法误差较大,不能实现精确控制。随着科学技
苏14区块砂岩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气藏,自然投产后单井产量总体上偏低。理论和实践证明通过较大规模的压裂改造,可以显著提高开采效果。通过针对苏14区块的压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