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罚的心理效应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运用刑罚学基本原理,结合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观点,对刑罚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成员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现实考察、历史考察及价值考察;分析了刑罚心理效应产生、运动的内在规律;探讨了刑罚最佳心理效应的模式及其内部构成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刑罚最佳心理效应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论文内容主要有:阐述了研究刑罚心理效应的重要意义.刑罚心理效应是联结刑罚与公民行为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实践品质",它能满足社会成员公正、安全的心理需求,起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功效.论述了刑罚心理效应的概念、特点及其产生基础.刑罚心理效应是刑罚制定、适用过程中对社会成员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社会历史性、多元复杂性、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刑罚的惩罚性与规范性以及个体心理活动机制是刑罚心理效应赖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分析考察了现代刑罚对不同社会成员所产生的具体心理效应.主要有:对一般公民产生的守法心理、安全心理效应;对潜在犯罪人产生的威慑心理、警戒心理效应;对犯罪人产生的痛苦心理、悔改心理、对抗心理效应;对被害人产生的安抚心理、对抗心理效应等.回顾考察了历史上报复刑、威慑刑、等价刑、矫正刑等不同历史类型刑罚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效应.最后探讨了刑罚最佳心理效应的模式,提出了国家在司法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刑罚的正面心理效应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止其负面心理效应所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
其他文献
该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介绍国内外关于网络传播行为性质的相关研究和立法现状以及国际条约对网络传输行为性质的界定,明确了网络传输行为的性质.并且将网络传播权与复制
以扬麦16和徐麦30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逆境,研究拔节期-3℃和-5℃低温胁迫对小麦植株受冻率、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
微博(Micro blog)在悄然间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它象征着一个新交流时代的到来,快速的信息传递使得各种市场规则或秩序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消解和冲击。本文着重
公务员法律关系是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所构成的受法律规范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是公务员制度法治价值的体现。分析公务员法律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公务员法律规范的本质和核心,促进我国公务员法制的完善,实现人事行政法治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务员法律关系概念、特征及其基本构成的界定与说明;第二部分是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历史分析。主要阐述了公务员法律关系与封建官僚制的身份等级和人
近年来,由于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三角债蔓延,合同欺诈频频发生,极大的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信用危机.面对这种现状,新颁布的合同法吸收
本文按历史朝代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王权与教权合为一体,共同发展。第二部分从诺曼征服写到《大宪章》的产生,这是一段封建王权与基督教神权激烈冲突与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