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亲相隐”制度经过几千年的世代相承,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过程中所创造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且此法律思想已进化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上升为一种处于超稳定状态下的法律意识。纵观“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此制度在彰显亲情孝道的同时,又鲜明地反映出“儒法结合”、“礼法合治”下的人伦精神。这无疑是中国法制进程当中的一个亮点,作为中华法系最重要的成员,当时中国法的先进性、成熟性是无可置疑的,直至今日,它也受到了全球法学界的尊重。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对该制度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亲亲相隐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找出这一法律制度内在的积极因素,说明亲亲相隐制度虽然有其破坏法治的一面,但也有其合乎人情伦理的一面。因此,对待这一法律制度,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视并承认亲属之间有相互容隐的天性这一客观事实,而不能一味地要求人们绝对地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从而在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既考虑人情人性之需要,又不因人情而废法、屈法,使中国的法律建设既能坚持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的现代化法治发展的方向,又不背离人道主义的历史潮流。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五章组成。导论以简短的文字引出本文的写作主旨。正文第一章“‘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渊源”,结合史料,对“亲亲相隐”制度的起源进行梳理、说明,并对这一制度在汉朝之后直至民国之发展演变进行了仔细考证;正文第二章“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笔者在对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亲亲相隐”制度进行比较,从法文化的视野对中外立法中这一制度的异同进行分析;正文第三章“‘亲亲相隐’制度发展的特点”和正文第四章“‘亲亲相隐’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则侧重于从不同视角对“亲亲相隐”制度的特点及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长盛不衰的原因进行探寻,寻找其长期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正文第五章“当代立法引入‘亲亲相隐’制度的思考”,在前四章的基础之上对现行立法进行反思,着重阐述了笔者对现行立法中引入“亲亲相隐”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引入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因素进行的思考。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性的回顾,并对“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因素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