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在东北亚地区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战略价值,其外交政策也是亚太研究的热点。韩国的外交政策在冷战时期完全依附美国,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的缓和给韩国外交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韩国也顺势走上了均衡外交的道路,从卢泰愚时期的北方外交,到卢武铉时期的均衡者外交,韩国的均衡外交越来越明显。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韩国在后冷战时期放弃一边倒的外交,转而推行均衡外交?卢泰愚至卢武铉时期的韩国均衡外交对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何种作用?对中韩关系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了解释上述问题,本文以均势理论为研究基础,基于均势理论在后冷战时期对小国外交战略逐渐增强的影响力,阐述了均势理论对小国外交战略的塑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韩国均衡外交形成动因的三个分析变量。分别是(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均衡外交的根本目的;(2)民族观念:历史地缘因素形成的民族观念是均衡外交的文化动机;(3)国际环境:大国斗而不破是均衡外交的环境基础。本文就以此作为研究韩国均衡外交的基本分析框架。根据上述分析框架,笔者认为,韩国在后冷战时期转而实行均衡外交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韩国作为地缘政治边缘地带的小国,感受到强烈的生存压力,为了缓和国家脆弱性,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这是均衡外交的根本目的。第二、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使韩国民族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平衡大国权势的外交智慧,近代以来韩国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二战结束又使韩国臣服于美国的权势之下,这种历史记忆激发了韩国对大国的矛盾心态,韩国的迅速崛起刺激了民族主义情绪,民众渴望韩国成为经济繁荣、外交独立、并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国,这些都为均衡外交提供了文化动机。第三、大国关系的斗而不破,冷战的结束使东北亚地区格局出现转变,两极格局变成了四强并立,大国在东北亚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存在各种利益矛盾,近年来在东北亚地区中美二元对立格局也逐渐形成,这都给韩国推行均衡外交提供了现实环境的基础。韩国的均衡外交给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它提升了韩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推动了中韩关系的持续改善,促进了东北亚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近些年来均衡外交也面临着巨大困境,中韩关系结构性矛盾凸显,朝核与萨德使东北亚陷入安全两难,韩国均衡外交逐渐中止,这对均衡外交及中韩关系的进步形成了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