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改增”作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增效。回顾改革之初,整体减税效果明显,但很多行业的税负却不减反增。有学者对政策曾提出质疑,但随着时问的推移,事实证明改革的红利会逐步释放到各个行业中。虽然试点以来分析“营改增”对服务业影响的文献很多,但政策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同时,“十三五”规划对经济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急切。为此,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是国家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
值此“营改增”推行七年之际,论文运用目前国际计量经济学界的主流方法之一PSM-DID模型,跟进高新技术企业“营改增”的政策效果,目的是验证政策是否推动了产业融合,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考量政策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首先对关于增值税税制改革的中外文献分类梳理,力争本文选题立足国内外研究前沿,避免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其次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发展情况,在阐述相关税收理论和抵扣链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定一些可以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衡量“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内部分工优化的影响。
本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在沪、深上市的9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集企业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对研发强度的影响和服务外包的影响两方面完成DID模型,得出初步结论。为了克服DID模型的选择性偏误,本文进一步采取了PSM-DID进行稳健性检测,得出最终结论:“营改增”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且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主辅分离,内部结构优化。最后,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提出宏观和微观的对策建议,对完善我国增值税税制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
同时,“十三五”规划对经济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急切。为此,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是国家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
值此“营改增”推行七年之际,论文运用目前国际计量经济学界的主流方法之一PSM-DID模型,跟进高新技术企业“营改增”的政策效果,目的是验证政策是否推动了产业融合,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考量政策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首先对关于增值税税制改革的中外文献分类梳理,力争本文选题立足国内外研究前沿,避免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其次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发展情况,在阐述相关税收理论和抵扣链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定一些可以反映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衡量“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内部分工优化的影响。
本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在沪、深上市的9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集企业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对研发强度的影响和服务外包的影响两方面完成DID模型,得出初步结论。为了克服DID模型的选择性偏误,本文进一步采取了PSM-DID进行稳健性检测,得出最终结论:“营改增”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且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主辅分离,内部结构优化。最后,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提出宏观和微观的对策建议,对完善我国增值税税制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