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書》作為我國上古文獻的彙編,保存了先秦時期政治、歷史、地理、思想等方面的資料,為我們研究早期社會發展及文化生活提供了一手材料。然而這部偉大的著作在數千年的流傳中或因文本之不同,或為傳寫傳刻之訛誤,產生了諸多“異文”,如文字使用之異體、假借、訛誤、義近字等等,文句之衍文、脫漏、倒置等等,實難窺其原貌,但綜合各傳本間文句之同異或可考之一二。本文以《周書》十九篇為中心考訂版本間之異文,結合各類傳世文獻、出土文獻资料加以比勘。本文共四部份,第一部份《<尚書.周書>異文概述》,從理論上對《尚書·周書》異文的來源、類型、作用進行了概述。第二部份《<尚書·周書>異文表》,以表格形式把各類傳本彙聚起來,并參照相關資料對異文加以註釋,這一步的梳理有助於考察文字變遷,把握版本源流.第三部份《<尚書·周書>異文校釋》,針對《<尚書·周書>異文表》中的重點字詞加以研究,這是本文的主體部份,對《周書》十九篇中的某幾篇異文進行考察,主要處理疑難字詞,一般字詞放入《<尚書·周書>異文表》註釋中加以闡釋。這一部份不注重對文字學理論以及異文類型的歸納,主要著眼於文字字形的變遷以及諸家訓詁的異同,尤以後者為重。第四部份《<尚書·周書>文字定本》,通過對異文的考察研究,既梳理了各版本之時間序列,還總結了文字定本,對以後學人的《尚書》研究提供便利。總之,本文通過傳本、古寫本今文《尚書·周書》的用字用詞調查,將《尚書·周書》的字與詞研究相結合,立足《尚書》文本的語言實際,注重對《尚書·周書》字詞的整理與歸納研究,揭示《尚書》用字規律,反映其語言實際面貌,不求一定對難點有所突破,但注重總結規律,相信對“尚書學”、漢語史、文字學及迎接“清華簡”的挑戰都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