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上的风能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众多新能源开发的机构和学者把目标瞄准海上的风能开发。受水深的影响,一些近海的风电平台形式无法安装到远海及水深更大的海域。向远海获取风能是人类未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要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能够稳定工作,因此探讨水深对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水深对多浮体风力发电平台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选用NREL(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发的5MW风力发电机组和塔架的外形尺寸参数和物理属性参数,参照了福岛未来的风力发电机的形式,初步设计浮式基础的结构尺寸参数,利用西门子的3D建模软件UG,建立模型,计算浮力,优化前期选取的参数,然后利用DNV(挪威船级社)研发的SESAM的GeniE建立有限元模型,最后用Hydro-D和Sestra模块计算运动响应和结构响应。本文工作内容如下:(1)从NREL官网获取了5MW风力发电机机组资料和塔架资料,根据相关参数对风电平台的多浮体浮式基础结构进行初步设计,利用UG软件对风电平台整机建模,分析力学属性,为保证风电机组能够正常工作,对结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2)利用优化后的尺寸参数在SESAM软件的GeniE模块中建模,然后生成并不断优化有限元模型网格质量,输出Hydro-D计算分析所需要的不同级别的超单元模型,即湿表面模型,结构模型和质量模型;(3)由于发电机组带有偏航系统,研究了在同一水深下,机头不同航向角对多浮体风力发电平台结构的运动响应和结构响应的影响;(4)计算多浮体风力发电平台在不同水深下的动力响应频域结果。分析不同水深下,各个自由度的响应幅值,以及连接杆两端的结构响应值变化;(5)分析了各种工况的响应结果,得出了不同航向角的响应幅值和应力幅值变化,不同水深下响应幅值和应力变化的规律。在不同水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