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建立70%,85%,90%大鼠肝脏切除模型,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对70%,85%,90%大鼠肝脏切除术后的生存率及肝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用SD(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实验动物,以浓度为7%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在Higgins大鼠肝切除模型制作方法上做适当改良,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建立70%,85%,90%大鼠肝切除模型,初步观察术后生存率及术后生存状态。第二部分:在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作用下观察不同比例肝切除术后死亡率及肝功能的变化。第一部分实验结果:生存率:70%肝切除模型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100%,90%,90%。85%肝切除模型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80%,30%,0。90%肝切除模型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0,0,0。生存状态:70%肝切除模型组大鼠术后清醒时间,精神活动,进食水,大小便等方面与假手术组大鼠无明显区别。85%肝切除模型组大鼠术后清醒时间延长,醒后精神萎靡,神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小便颜色深黄,24h内开始出现死亡,72h内大鼠几乎全部死亡。90%肝切除模型组大鼠术后昏迷,苏醒时间较长,对外界刺激反应基本消失,很快于24h内死亡。第二部分实验结果:生存率:70%肝切除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100%,100%,100%。85%肝切除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90%,40%,0。90%肝切除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大鼠在24h,48h,72h生存率分别为10%,0,0。肝功能:各组大鼠血清AST,ALT,BA,TB值随着肝切除比例及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各项生化值在24h时达到最大之后便开始下降(除C1,C2组外),总体呈单峰趋势变化。虽然总体变化趋势相近,但是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组升高幅度要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且,假手术组的各项生化值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肝损害程度相应加重,12h大鼠肝细胞索排列轻度紊乱,胞桨轻度淡染,在汇管区周围开始有炎细胞浸润,但肝小叶结构相对清晰;24h肝细胞逐渐出现水样变性,胞浆淡染,肝索断裂,肝窦轻度受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但镜下未见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48h以后,肝损害愈发严重,肝细胞排列较疏松,镜下多见片状坏死灶、炎性渗出、空泡变性等,肝小叶结构不清,血窦及汇管区扩张明显。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组肝损伤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对较轻。结论:1.随着肝脏切除比例的增加,大鼠术后死亡率增加,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几率及严重程度增加。2.从生存率及术后状态相比较而言,大鼠85%肝切除模型较70%肝切除模型术后更接近实际临床术后肝衰竭状态,而较90%肝切除模型术后变化更为缓和,便于给予药物后的观察及干预。3.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降低大鼠70%,85%,90%肝切除术后死亡率方面有积极的意义。4.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降低大鼠70%,85%,90%肝切除术后AST,ALT,BA,TB值,降低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