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油污泥产生于原油开采、运输、储存和炼制过程中,是石油行业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废弃物之一。它是原油、水、重金属以及固体颗粒复杂的乳化体系。原油里的正构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会导致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通常认为具有急性毒性,而高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目前为止,含油污泥被好多个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名录里。基于以上危害,含油污泥的不妥善处理将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加之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产生含油污泥的量越来越大,所以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备受关注。根据含油污泥多样的理化性质,发展处了很多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有热解、固化、热氧化、焚烧和溶剂萃取等等。然而这些化学的处理方式存在成本高和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对比之下,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是最有前景的处理方法。生物法不仅环境友好并且成本低,所以本课题就选择了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通过优选驯化菌群,对菌群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分离纯化该菌群里面的菌株对菌株进行鉴定,并且对其菌株进行降解效果的研究,最后利用该菌群对含油污泥的修复进行初步研究。(1)分别研究了菌群随着时间和不同pH,其降解效果的变化规律;当菌的接种量为10%,无机盐培养基中原油含量为1%时,6天后原油的降解率达到63%左右;在无机盐初始pH在8-11之间时,原油8天后的降解率相对比较高,达到55%到70%之间;利用GC-MS来研究菌群降解原油的各个组分的情况,发现原油中C30以前的烃有很好的降解率。(2)将上面得到的菌群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三株菌进行16S rDNA鉴定,三株菌分别被鉴定为海滨赤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并且对三株菌进行原油降解的实验;研究接种量、氯化钠浓度以及pH对1号菌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3)使用菌群对含油污泥进行降解,菌群对含油污泥中的原油有很好的降解,两个对照组对含油污泥中原油的降解率在6天的时候最大降解率都能达到50%以上;使用菌群对含油污泥进行洗脱,含油污泥在洗脱86h后原油的回收率达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