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中多个树种共存可以提高林分生物多样性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然而,森林中树种间的生态位差异和利用土壤资源的能力都会影响树种间相互作用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细根(≤2mm)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部分,为树木生长提供重要保障。因此,相对于地上部分树木对光源的竞争,地下细根相互作用对不同树种共存、森林种群动态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在湘中丘陵区选择天然更新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针阔混交林、石栎—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常绿阔叶林2种森林类型,以演替先锋种(马尾松)和演替后期期树种(石栎和青冈)为研究对象,用根钻采集细根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和形态构型参数。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形态参数变化及细根参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细根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为:(1)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细根生物量在0-30cm土层的分布趋势不同,各树种的细根主要分布在表层土(0-10cm),占细根总生物量的55%-60%。但马尾松、石栎的细根生物量在土壤垂直剖面呈镶嵌分布,石栎、青冈细根生物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呈指数递减,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树种生长在—起时有不同细根分布策略。(2)马尾松和石栎生长在—起时,马尾松主要通过扩展土壤空间来获得资源,细根的生物量较大;石栎则通过增加比根长、比表面积,形成更复杂的细根形态,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当竞争压力增加时,两个树种细根占据土壤养分空间的能力均减弱,表现为较小的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不管竞争压力是大是小,石栎细根均表现出复杂的细根形态,保持较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3)石栎和青冈生长在—起时,青冈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较高;当竞争压力增加时,两个树种细根的比根长、比表面积较小,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均减弱。由于石栎与青冈均为演替后期树种,又属于同—科,呈现相似的细根形态和变化特征。(4)总体上来看,石栎与青冈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致,细根形态也较为相似,表明两个树种对土壤资源的利用存在生态位重叠;而马尾松与石栎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镶嵌型,细根形态可塑性差异较大,表明两个树种对土壤资源利用不同,存在生态位分离。可见,石栎与青冈之间的地下竞争要强于马尾松与石栎。(5)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细根特性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演替阶段树种0-30cm土层细根各参数与土壤有机C、全N、P和pH值相关性存在差异。在马尾松-石栎林中,马尾松细根各参数受土壤有机C和P影响较大;而石栎细根各参数与土壤全N关系较紧密。在石栎-青冈林中,土壤有机C、全N、P对石栎、青冈细根各参数的作用均较小。与土壤有机C、全N、P与细根参数的关系相比,土壤pH值与马尾松、石栎、青冈细根参数的相关性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