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①初步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②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及潜在恶变危险因素,进而探索子宫内膜息肉合适的治疗指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③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中医证型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子宫内膜息肉相关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①分组:以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经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腔镜切除息肉的最终病理报告,将研究分为两组:良性息肉组(188例)和恶性息肉组(9例),以及同期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科收集的健康女性(188例)作为对照组。②数据采集:记录对照组与息肉组的塑料、厨房油烟及居住地或工作地装潢史的接触情况,详细记录良性息肉组和恶性息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况、身高、体重、孕次、流产次、剖宫产次数、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多囊、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激素替代治疗和他莫昔芬治疗等。③统计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188例良性息肉组患者和188例对照组比较。①单因素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职业、饮用水来源、瓜果食用前是否削皮、使用塑料餐具、厨房油烟、居住地及工作地装潢史这7项因素,对照组与良性息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这些因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饮用水来源、瓜果食用前是否削皮、居住地或工作地装潢接触史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1、0.024、0.008、0.000,均<0.05,OR值分别为0.486、0.526、2.168、3.136,95%CI分别为:0.399-0.591、0.371-0.744、0.668-1.116、2.036-4.832);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喝水以及烹饪时接触厨房油烟接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76、0.162>0.05)。(2)19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有188例,潜在恶变及恶变的有9例。①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子宫内膜息肉恶性组与良性组发病相关因素如年龄、绝经状况、临床症状、合并症、息肉直径、息肉数目等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良性息肉组与恶性息肉组间的年龄分布、绝经状况、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息肉直径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2、0.002、0.002、0.023,均<0.05),而体重指数、肥胖、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的长短、息肉数目及位置、多囊、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在良恶性息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均>0.05)。②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绝经、息肉直径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36,OR值分别为0.001、0.172、2.620)。(3)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为主,占43.62%,其次为气虚血瘀,再次为湿热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肾虚血瘀,分别占22.34%、11.70%、7.98%、7.98%、6.38%。研究结论(1)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受教育程度、饮用水来源、瓜果食用前是否削皮、居住地或工作地装潢接触史,EP与环境雌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2)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及潜在恶变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绝经、息肉直径(≥1.5cm)。(3)辩证分型中,发病较高的证型是气滞血瘀型,其次为气虚血瘀,再次为湿热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肾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