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唐代佛教官寺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制度,唐代历次官寺设立诏令的执行力度,开元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都城与地方诸州之间的差异,官寺的特殊功能,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后世影响,以及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政治合法性构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交代选题缘起、选题的学术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交代论文使用的资料和方法等。第二章《唐高宗乾封元年佛教官寺制度研究》,主要利用《全唐文》卷238所收卢藏用《景星寺碑铭》和敦煌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系统讨论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的各项制度。认为这批官寺因高宗乾封元年封禅泰山时有景星祥瑞出现而被统一命名为景星寺,此次官寺制度实为唐代此后三次官寺制度的蓝本,诏令在地方诸州执行不力和其中相当部分在天授元年被改为大云寺应是这批官寺后来长期湮没无闻的原因。第三、四、五章,分别通过对各种材料中大云寺、龙兴寺和开元寺的相关记载进行搜辑和考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系年和空间定位。通过空间分布的广度来分别讨论三次官寺诏令的执行力度;通过时间分布来讨论官寺的沿革,主要是几种官寺同时并存和相互取代问题以及官寺地位的转移问题。第六章《开元官寺制度执行中都城与地方之间的差别》,以开元官寺制度为例讨论唐代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都城与地方诸州之间的制度运作差异。本章认为,在开元官寺制度执行过程中,唐长安城并未设立开元官寺,但唐玄宗又通过将罔极寺改名为兴唐寺,并赋予其与地方诸州开元官寺相似的地位和功能,又使两者不完全相同,从而使兴唐寺成为有开元官寺之实而无开元官寺之名的特殊的“影子官寺”。玄宗之所以如何举措,则应与其尊崇道教的宗教态度和防止佛教势力过分膨胀的考虑有关。第七章《唐代官寺的特殊功能》,是对唐代官寺的特殊功能进行系统讨论。本章认为,唐代佛教官寺至少负有政治宣传与政治象征,接待外国来华僧众和国内官客住宿,承担国忌行香与千秋节行道散斋,以及掌管一州佛教事务等四项功能。而且,官寺的特殊功能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增加的过程。这些特殊功能都是政治权力所赋予的,特殊功能的发展和增加应是官寺与政治关系日渐密切,国家权力对于佛教控制逐步加强的结果。第八章《唐代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后世影响》。主要考察依傍开元二十六年开元官寺的设立而生的一则传说,通过考证该传说在晚唐五代、南宋和元代三个时期传说文本内容的演变,来探究其背后所反映的唐代官寺地位的转移以及唐代官寺在后世地方寺院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认为传说在唐代的出现应与开元官寺设立之后未能及时取代此前龙兴寺的官寺地位而产生的焦虑有关,传说内容在后世的不断发展演变则是开元寺在后世地方寺院体系中地位依然崇高的体现。第九章《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本章注意到田承嗣与张议潮分别在节度魏博时期和归义军时期重修辖区内官寺的现象,通过相关碑文考证,并结合两人重修辖区内官寺的政治背景的分析,认为两人都是将重修官寺作为向中央表达忠诚,并借以构建自己在辖区内政治合法性的关键步骤。官寺成为中晚唐半独立藩镇构建自身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资源。第十章《结论》,综合以上讨论,对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通过梳理唐代官寺制度的源流来讨论官寺制度在中国佛教制度史、政教关系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意义;通过官寺地位的转移、官寺制度的特殊功能和官寺与藩镇的关系来进一步讨论唐代的政教关系。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青春、苗条、修长、性感的身体被赋予前所未有价值的时代,从穿衣打扮、调整饮食、运动健身再到整形美容,都是人们不同程度上控制自我外表呈现的尝试。作者认为整形美容
金砖国家作为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近年来日益演化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间促进合作的交流平台,并成为金砖国家推动国际体系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
随着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今日的上海,云集着各色各样的大中小型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这支队伍也不断壮大,为上海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渗透出许
根据长株潭地区城市发展规划,着重分析了有利于长株潭地区智慧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根据该区智慧物流发展的现有基础,从制定统一物流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要让大学生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业力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国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关心与重视。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在教
利用郑州~临汾~靖边深地震测深剖面临汾、阳城炮点所获得的太行山至靖边段的观测资料,在以往解释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对比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临汾与其东西两侧壳幔结构与构造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