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规律,研究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超纯水后对低血压发生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1.统计2002.5.1至2006.5.10期间,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9例患者,统计透析中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的次数,分析其发生特点。
2.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透析相关的参数,包括年龄、原发病、心功能改变、患者超滤量(UFV)、血流量、透析方式、透析龄,分析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3.比较相同的病人在应用超纯水透析前2年和超纯水透析后2年低血压的发生率。
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23.58%,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32%。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主要在透析后第1小时及透析后第4小时。
2.血液透析中有低血压发生的超滤量、超滤率高于无低血压发生的超滤量、超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透析(HD)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滤过(HDF)(P<0.01)。透析龄>5年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透析龄≤5年(P<0.01)。老年组(年龄>165岁)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65岁)(P<0.01)。糖尿病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心功能改变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无心功能改变的患者(P<0.01)。
3.年龄<65岁以下患者超纯水透析中较非超纯水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1)。
结论:
1.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较国内报道低,低血压发生主要在透析过程中的早期及后期。
2.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与超滤量、超滤率、透析方式、透析龄、年龄、伴发疾病有关,与血流量无关。
3.应用超纯水透析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