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和设备节能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与热舒适的两个重要手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设备运行模式,不同的设备运行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设备节能设计,同时也影响建筑节能设计。但目前在制定国家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时,仍然沿用连续采暖、空调模式进行建筑能耗的计算,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节能效果评价,却未考虑实际的设备运行状况,使得预测的节能效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同时,在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评价上也未考虑不同运行模式对其影响,使得目前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评价不够精确、合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评价是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准确的评价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本文通过对不同墙体在不同采暖运行模式下的建筑能耗和热舒适度的理论和实测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下不同墙体的热工性能,为正确评价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供了方法,为建筑节能设计和节能效果评价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章),课题的提出。首先对热舒适环境、建筑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四个方面目前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阐明了本课题——“间歇采暖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第2 章),运行模式的确立。通过对成都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运行模式及其建筑能耗状况的问卷调查,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5 种采暖运行模式。第三部分(第3、4、5 章),课题研究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墙体非稳态传热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确立了本文理论模型计算的方法。通过对DOE2IN 与DeST-h两款建筑能耗软件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软件之间与自身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作者利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描述传热过程的数学理论模型,并采用MATLAB 数值计算软件进行程序编制和计算,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部分(第6 章),课题研究的实测分析。通过对成都节能展示中心检测房的冬季现场测试,对不同墙体在不同采暖运行模式下的热工性能进行评价,虽然测试所得的结果不是很理想,但其规律验证了理论传热模型的正确性。第五部分(第7 章),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理论和实测结果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