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孔知觉对于判断个体的各项特征非常重要,例如我们对一个人的性别,表情,种族,年龄或身份的知觉都可以通过对人脸的加工获得。然而,我们对于一个面孔的判断在不同的时间段并不一定是保持一致的,而是会受到先前的经验、环境的影响。例如面孔适应后效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面孔的某一属性在长时间作用于被试后,被试在知觉随后呈现的面孔时,会倾向于在该属性上有一个相反方向的知觉偏移,这就是所谓的面孔适应后效(FAE)。本文主要研究面孔情绪知觉和面孔身份知觉在适应范式下产生的适应后效现象,同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索面孔适应后效潜在的神经机制。在实验一中,我们首先通过将两个高加索男性Adam和Bob的面孔变形,以产生一系列的身份强度从100%Adam连续变化到100%Bob的面孔图片。实验要求被试在适应于某个身份信息(Adam/Bob)之后再去判断随后呈现的这些变形面孔的身份是Adam还是Bob。结果发现,在适应Bob之后,被试更容易判断随后呈现的模棱两可的面孔图片为Adam,反之亦然,即为面孔身份适应后效(FIAE)。实验还在任务期间同时记录了EEG数据,并对应每个变形面孔分析了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当被试适应于人脸的某一身份之后(例如,Bob),会对相同身份的后续面孔(例如,Bob)诱发的晚期正电位(LPP)产生抑制效应,使其振幅减弱并潜伏期延长。当我们使用侧脸(45°旋转)作为适应面孔而正脸变形面孔仍然作为测试面孔时,面孔适应后效和LPP神经抑制效应虽然变小但依然显著存在。这种通过适应面孔和测试面孔之间身份信息的相似性而对LPP振幅和潜伏期的调节作用表明,LPP神经抑制效应可以作为FIAE效应的潜在神经机制。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将快乐和悲伤表情的两张面孔变形,生成连续的从100%快乐到100%悲伤一系列面孔图片,并要求被试在适应于某个情绪面孔(快乐或悲伤)之后再去判断随后呈现的这些变形面孔的情绪。我们发现,长时间适应于一种面部表情(如快乐)会使人们对随后呈现的人脸的知觉判断偏向另一种表情(如悲伤),此为面孔情绪适应后效(FEAE)。然而,这种FEAE现象当前后面孔的身份不一致时就消失了。也就是说,被试对随后的面孔情绪的判断并不受先前来自于不同身份的面孔情绪适应的影响。实验在任务期间同时记录了EEG数据,并对应每个测试面孔分析了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发现,当先前呈现的快乐适应面孔与随后的探测面孔具有相同身份时,由快乐测试面孔诱发的,分别在~250ms和~400ms时出现两种明显减弱的ERP成分(N250r和LPP)。但是,当不同于测试面孔身份的快乐面孔被用作适应刺激时,这两种ERP成分的抑制效应都消失了。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点,首先,面孔情绪适应效应无法跨身份存在,说明我们对于情绪的加工依赖于对身份信息加工的神经元群的参与;其次,有无N250r和LPP成分的衰减效应也可在具有相同身份和不同身份的面孔刺激间做出区分,间接证明了N250r和LPP成分是面孔情绪适应后效的相关神经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对面孔情绪的跨身份适应后效及其神经机制的提供了第一个直接的电生理证据。本研究我们通过行为学和ERP技术的结合,对面孔身份适应后效和面孔情绪适应后效两种视觉后效做了详细论证,结果都发现晚期正成分LPP对适应机制的敏感性,因此我们认为,对人脸高水平信息如情绪和身份的适应发生在面孔加工的较晚时期,并与神经水平的“疲劳模型”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