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利益诉求与表达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武汉市样本的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迅猛发展,农业技术显著革新,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从农村向城市、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了我国特殊的农民工劳动群体。同时,随着城市对农村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精彩生活对农村女性形成了强烈的吸引,使她们离开农村故土,加入男性农民工,成为外出务工群体中的一员。  虽然都属于城市边缘群体,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的不同之处在于,女性农民工遭受着身份和性别双重歧视,比男性农民工面临更多的困难与艰辛。本文认为,遭受双重歧视的女性农民工,具有与男性农民工不同的利益诉求与表达。  文章第一部分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文章第二部分对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描述。  文章第三部分对样本的基本特征及利益受损的性别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  文章第四部分对样本的利益诉求性别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两性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高度相关,总体呈现出经济权益(劳动权益)最优,社会权益次之,漠视政治权益的诉求状态,但在具体诉求内容上有差异。  文章第五部分对样本的利益表达性别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男性农民工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女性倾向于不表达。  文章第六部分提出研究结论,并从性别观念、户籍制度、教育公平和网络支持等方面对保障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的权益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城市市民用于劳动的时间越来越短,而闲暇时间越来越长,城市市民的一年当中法定闲暇时间共有114天,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城市市民重要的生
本文以天津开发区为例,对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个人生活状态及行为、城市适应等调
组织信任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信任是组织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关系到组织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其发展离不开农民的信任。然而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