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管理起源于企业组织,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组织成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组织中实施知识管理都势在必行。相比于其他组织,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场所,知识拥有量大,这集中体现在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两个群体中,因此本文选取在校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的知识共享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本文首先运用知识管理的经典理论以及来自当今学术界和组织管理者的不同观点对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并讨论知识管理的内涵,揭示出技术至上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已成为过去,知识管理思想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第二代知识管理”时期。接着对知识共享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生进行知识共享的意义进行论述。结合各方对知识共享不同角度的理解,笔者认为“学习观点”符合知识共享精神和本质,知识共享并不等同于知识传递,核心在于帮助他人学习和发展其能力。知识共享的行为和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共享双方以及知识本身等因素。对知识共享过程最经典的诠释当属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它描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何在共享双方之间转移和转化。从以上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在研究生中倡导进行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改变研究生知识价值观,树立开放共享态度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效率,同时增加高校知识存量,提高高校组织和研究生个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之后对高校在读研究生进行了知识共享现状的问卷调查,问题涉及知识共享的意愿、行为、途径和障碍四方面,得到的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即研究生在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上都趋于中性,态度并不积极,共享途径的选择也偏重于知识传递,并且人际信任等组织文化因素和共享途径成为了阻碍研究生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这些现象体现出研究生知识共享的问题在于保守的知识价值观和信任度不高的人际关系,以及简单的将知识传递当做知识共享,而并不能帮助他人获得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究其原因,中国传统的中庸、私德等不积极的元素对知识共享环境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使得研究生在知识价值观和共享行为上表现都不积极。针对调查分析得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现状。促进知识共享需从改善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建立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入手,通过加强人际信任并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改变知识价值观,提高知识共享行为的频率和有效性。其次应建设、发掘和推广更多的知识共享途径和工具,包括支持显性知识共享的网络工具,以及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各种形式的公共讨论。为保证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平衡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的关系,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也是促进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因素之一。在倡导知识共享的同时,还需合理调整激励措施等促进手段,抑制知识共享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