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其生产消费大量化石能源,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同时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CO2,我国工业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发展模式给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为了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我国在巴黎会议上对世界节能减排的承诺,需要对工业各行业的能源环境效率做出准确的评价并提供提高路径,进而指导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能源环境政策。本文利用U-SBM(Undesirable 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时间序列 U-SBM 模型和SBM-Malmquist-Luenberger(SBM-M-L)指数模型分别从个体、时间和面板尺度对工业32个行业2006-2015年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基于个体尺度的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只有H09烟草加工业和H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值大于1,而其他行业的效率值均小于0.6;利用效率值、能源使用量和CO2排放量对32个行业进行分类,H09烟草加工业和H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高效率行业,H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高能耗行业,H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H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高CO2排放行业;2006-2015年间,H09烟草加工业和H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处于前沿面上,H12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2007和2010的效率值大于1。分析各行业的投入产出潜力可得,H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H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能源节约潜力处于所研究行业的前三位,而H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H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CO2减排潜力处于所研究行业的前三位;工业行业的能源节约和CO2减排潜力的平均值2006-2014年呈上升趋势,而2014-2015稍有下降趋势;劳动力减少平均值2006-2013年呈上升趋势,而2013-2015年稍有下降趋势,固定资产减少平均值和销售产值的增加值2006-2015呈上升趋势。基于时间尺度的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从工业整个行业角度看,“十一五”和“十二五”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幅度分别为0.159和0.198;大多数工业行业2006-2015年的TFP年平均增长率大于10%;平均技术进步指数的上限值为1,平均技术效率指数的上限接近1,两个指数的下限与工业行业的TFP的变化趋势一致;指数的区间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各行业“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技术进步对TFP的贡献率分别为H0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56.04%和H08饮料制造业的46.71%。投入产出指标效率区间的估计结果表明,“十二五”规划期间的能源效率和CO2排放效率对比“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效率值较高;各行业的能源效率和CO2排放效率可以分为三类:U型、稳定上升型和波动上升型;各行业的极值点基本集中在2008-2009和2011-2013这两个时间段;劳动力效率值和净固定资产的效率值在均在2011年存在一定的“跳跃”,工业行业的销售产值估计上限值均为1,下限值在研究期间内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到达相对有效。基于面板尺度的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行业的SBM-M-L指数有较稳定的提高,而属于采掘业的少数行业SBM-M-L指数呈下降趋势;工业行业2006-2015年的SBM-M-L指数呈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的行业的增加速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制造业和整个工业行业的SBM-M-L的变化趋势一致,而采掘业和工业行业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H09烟草加工业和H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处于前沿面上,均为技术有效,这种情况导致研究期间内H09烟草加工业和H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均为1;大部分行业的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说明在研究期间内技术一直进步;技术进步指数和SBM-M-L指数在各行业中的变化一致,SBM-M-L指数的增加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最后,从改善各行业能源环境结构、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对应政策、改进生产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绿色发展四个方面提供了政策和意见,促进政府部门对工业行业的管理,进而实现工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