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精细分离工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提出,沥青路面“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沥青路面固废资源化循环再生利用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受限于现有再生设备、再生工艺、再生技术等,沥青路面固废材料的再生利用仍然局限于低值化错层位阶段,未能实现真正高端高值化循环再生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因此,RAP物理精细分离工艺应运而生,精细分离后RAP材料油石分离效果显而易见,实现了RAP材料质量精准控制的目标。但是,精细分离过程中RAP性质的演化规律,尤其是再生集料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亟需加以明确,同时RAP材料高效再生利用乃是根本目的。基于此,本课题结合室内试验与离散元数值模拟,开展了基于物理精细分离工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首先,分析了路用集料形态特征的分布规律,揭示了精细分离工艺对RAP材料的影响规律。基于X-ray CT扫描与重构技术,获取了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粗集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基于粒度粒形检测仪探究了细集料形态特征的分布情况。根据粗集料体积、表面积及其三维尺寸选取了适宜的形态特征评价指标,即球形度、粗糙度与形状因子指标,并以此评价了不同粒径粗集料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Weibull累积分布函数定量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物理精细分离工艺前后粗档RAP性质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究了分离温度与分离次数对其表面沥青含量、颗粒破碎程度、再生集料形态特征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其次,开展了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研究,分析了不同RAP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优劣。采用AC-20F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级配,确定了精细分离各档RAP的掺配比例;明确了RAP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即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低温抗裂性及抗水损害能力降低。阐明了应力控制方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开裂破坏的“四阶段”模式,采用疲劳方程拟合参数评价了不同RAP掺量下再生混合料的疲劳特性。基于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荷载频率下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力学行为,即动态模量随荷载频率的升高而增大、随试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提出了标准条件(温度20℃、频率10Hz)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取值范围,即为11500~13000MPa;综合考虑沥青、级配、混合料等相关必要参数,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估模型。最后,构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三维离散元模型,探究了不同再生集料形态特征下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基于沥青混合料胶浆理论,应用粗集料三维可视化模型,生成了具有不规则集料颗粒的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进而建立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三维离散元模型。从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内部实际受力特点出发,选取了适宜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即粗集料之间采用线性接触刚度模型,其他接触则为Burgers模型与平行粘结模型相结合,同时合理考虑了再生集料与新集料同沥青砂浆之间的粘结差异。通过室内试验的宏观参数计算了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参数,即由沥青砂浆动态模量试验获取Burgers模型细观参数,由劈裂试验与贯入试验得到平行粘结模型细观参数。对比分析了室内试验与虚拟试件动态模量测试值,验证了所建离散元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结合离散元手段,初步分析并验证了了不同再生集料形态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上述研究,确定了RAP物理精细分离工艺及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等关键技术问题,对于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提升再生沥青路面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城市间的交通量日趋膨胀,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成为目前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桥梁拓宽技术复杂、施工困难,且拓宽后可能带来各种问题,桥梁拓宽已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旧桥基础沉降已基本完成,新桩基础沉降尚未发生,所以新旧基础不均匀沉降成为拓宽桥梁最显而易见的关键问题。另外寒区桥梁桩基础施工相对特殊,要
学位
轮胎的振动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噪声、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目前,汽车主机厂越来越重视轮胎的振动特性。我们主要是通过测试轮胎不同激励下的模态特性(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来表征轮胎的振动特性,而模态分析是研究轮胎动力学特性的有力手段。模态分析分为计算模态分析和实验系统模态分析,计算模态分析是仿真模拟计算自由状态下轮胎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而轮胎在实际应用中的工况是多样化的,通过实验系统模态分析可以测试轮
学位
桥梁是交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其运营过程中,承受包括车辆荷载在内的多种荷载作用,结构性能逐渐产生一定程度的退化,与设计之初相比出现损伤,威胁到桥梁运营安全。目前桥梁检测技术主要有人工目视检测、无损检测技术、荷载试验以及健康监测系统等,代价较大且效率较低。而在车桥耦合振动系统中,车辆响应中将会包含桥梁结构信息。故本文以车辆响应信号为原始信息,通过信号处理方式滤除
学位
丁腈橡胶(NBR)由于具有耐油、耐溶剂、导静电等特性,在橡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NBR动态生热快,传热慢,使其在大型厚制品硫化及动态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研究了导热填料铝粉及石墨对NBR胶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耐油性及导热性的影响。研究了铝粉的形态、添加量、改性剂酚醛树脂204及固化剂H对N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结构的铝粉比片状结构的铝粉更有利于提高橡胶的导热系数,耐油性能也
学位
本论文分别从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的补强剂、阻燃体系和相容剂等方面对EPDM的无卤阻燃改性开展了一系列配方设计,并采用拉力试验机、氧指数测试仪(LOI)、垂直燃烧测定仪(UL94)、锥形量热仪(CONE)、热失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炭黑N550补强剂、聚磷酸铵/三嗪成炭剂复配膨胀阻燃剂(APP/CFA)、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硼酸锌阻燃协效剂和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
学位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乡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再次强调要把握农业强国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胎圈钢丝表面纤维组织形态,对影响钢丝与橡胶粘合性能的比表面积、钢丝与镀层的结合力以及钢丝与橡胶的物理结合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粘合力抽出试验速度,研究了抽出曲线、断口形态以及对粘合性能的影响。本课题还对镀层中的锡含量进行了调整,观察其对粘合性能以及橡胶老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纤维化组织对橡胶的粘合性能影响不同。比表面积大的纤维组织粘合力高,附胶率高;比表面积小的纤维组织粘合
学位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但已逐步由快速新建期转为养护和再生期。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原有老化路面材料成为重点攻坚方向,而再生剂依靠小分子的柔化作用,则可较好的解决沥青老化导致旧料性能不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植物油脚是制油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废弃物,现阶段的处置方法较为原始,常被当做饲料进行处理,但其中含有的大量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开发成再生剂的潜能,资源被严重浪费。结合基建和农业这两大问题,进行固废资源再利用化
学位
特殊复杂环境会对沥青路面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尤其是频冻融和强辐射,随服役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灾变,严重制约着道路安全服役水平。因此,建立沥青基材料在上述两种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衰变模型,在路面性能发生快速衰变前进行预警,对提高道路的安全服役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表征沥青基材料性能的指标中,相比于破坏性力学指标,疲劳性能更能反映沥青路面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性能的衰变特性。目前现场冻融和紫外作用下沥青路面疲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