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歌用典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典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从用典所起的作用来看:一方面,诗人可以借用典故含蓄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扩张了原典的意义;另一方面,使用典故符合诗歌篇幅短小、讲究对偶的艺术特点,使诗歌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由于用典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作用,以用典为角度进行诗歌研究就具有意义。研究孟浩然的用典是有研究价值的,尽管有些论文中已经提及到孟浩然诗歌中的典故,但是还没有专门性的论文以用典为题对孟浩然诗歌典故进行全面地梳理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本文透过用典研究孟浩然其人、其诗也具有研究空间。通过用典分析他的思想、人格及其艺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握孟浩然其人、其诗。在孟浩然身上,真正体现了典如其人。儒家文化、个人性格及个人遭际等影响到孟浩然,使他的身上表现出一些光辉的人格特征。笔者对孟浩然的诗歌用典进行分析,将他的诗歌典故中渗透的人格美分为四类:孝亲悌兄、重情重义、品行高洁以及魏晋风流。通过典故的梳理,可以发现出孟浩然思想中仕进与隐逸的矛盾。这样,典故的征引就成为印证他的思想的一个有力论证。渴求援引、思济苍生、盛赞德政以及求仕失败之后的怀才不遇思想都可以透过对典故的分析概括出来。他在仕途失望之后转而从儒释道三家隐逸思想中寻求解脱与超越,有效地调和了仕进与隐逸的矛盾。因此,他的诗歌中也引用了儒家、佛教、仙道中的隐逸典故。由于还受到前代隐士的影响,因此,在诗歌中引用了前代隐士典故。孟浩然诗歌的用典具有个人独特的艺术效果。典故的使用本色自然促成孟浩然诗风自然清淡的效果;典面形式不同,又收到不拘一格的效果;个人隐居襄阳与漫游吴越的经历使他的典故体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对有机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含季碳的手性化合物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近几年来有机催化串联反应在合成手性季碳化合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机催化
目的采用比较效果研究的方法理念,进行医院注册登记研究,观察评估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实际应用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注册登记(比较效果研究,CER)的研究
目的1.描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2.探讨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3
本论文主要致力于不对称有机催化的串联反应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五部分。第一章,不对称有机催化串联反应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经过简单操作一步构建复杂
氯酚类化合物是一类由于不合理使用而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在所有的氯酚类化合物中,五氯酚(PCP)较多地用于控制白蚁和保护木材。这些氯酚类化合物(尤其是PCP)高剂量的急性暴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本文首先对黄道婆身世及习艺情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其次,从搅车、弹弓、三锭纺车、配色提花技术等几方面阐述了黄道婆对棉纺
在数字界面中,图标充当着人机交互信息引导者的角色,其设计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进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图解符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图标设计理念与形态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图书馆已经由传统单一的借阅功能,转变为多元化的知识共享中心,成为为读者提供各方面信息资源、学习交往的
目前,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导学-自学-互学"应势产生,"导学-自学-互学"主要是在老师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
本研究从民间文学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个性和价值出发,在考察民间文学在民国时期及解放后的几套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民间文学在各套教材中呈现的特点与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