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基础之上,时至今日,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暴露出许多不适应性。例如:城市街道管理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化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不能适应城市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同时,也仍然带有着与生俱末的先天不足:包括街道的法律地位欠缺、职能同其现实状况相矛盾、街道同上级各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街道办事处影响和束缚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街道的工作作风差、城市管理层级多、成本高等问题。因此,街道办事处目前的现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为了证明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列举街道办事处在运作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事例,具体分析一个典型的矛盾案例,总结街道办事处体制问题的原因,研究街道办事处改革的三个发展方向(即完善、强化和撤销)的可行性,并结合通过非政府途径所作的市民满意度调查以及政府雇员(包括公务员)的私人谈话,创新性地从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市民三个角度进行利益取向分析,并根据三方的利益取向寻找三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同时引入国外先进城市的层级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出街道办事处改革需要把握的五个原则(即街道办事处存在的历史性和合理性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原则、推进基层民主进程原则、政府引导原则和渐进、稳妥、包容原则),从而最后得出了适合本区域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措施和发展道路:街道办事处改革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操作上,要在完善街道办事处体制的同时,构建一种由“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过渡体制,逐步淡化街道办事处的纯行政职能,下放街道办事处的纯社会职能,着力培养和发展社会力量,一旦社会力量足够强大时,街道办事处退出历史舞台,实现社区高度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