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持续动力,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终端与根本目的。人们往往通过消费这种表现形式,向他人表明自己社会的地位及存在于社会的能力与价值。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当代青年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以及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加深,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思潮也悄然渗透到大学校园之中,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崇尚潮流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模式以及消费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他们开始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传统消费和必要消费,转而向非必要消费靠拢,陷入了非理性消费行为中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据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年均在校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追求脱离实际地高档和奢侈性盲目消费呈直线上升,消费内容和方式也趋向于非理性。湖南省作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60万在校大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及消费心理等方面与沿海地区高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湖南省的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问卷、访谈、跟踪记录等多种研究方式,取得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湖南省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提出了本项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非理性消费行为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涵义,深入探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对湖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基本逻辑思路为:(1)对数据的来源、获取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2)对各个变量进行解释,并说明选取该变量的原因;(3)建立研究所需的假设模型;(4)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再次,通过实证研究和检验假设,得出了以下结论:(1)性别差异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中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高校女生比男生花费要多,即非理性消费行为在女生中比在男生中要普遍。(2)城乡差异是影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的消费水平更高,月消费金额数目更大,即非理性消费行为也更显著。(3)家庭经济收入的差异是影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家庭收入与大学生的消费是成正比的,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经济需求会得到更大的满足,其消费呈现随意性、盲目跟风等非理性特征。(4)家庭结构的差异也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比非独家庭对子女的经济需求大多一味满足,导致这类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支配力度大,消费更趋非理性。(5)消费支出方式的差异也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如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对没有经济来源或经济独立性较差的大学生而言吸引力极大,导致他们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最后,本文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针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尝试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角度提出理性疏导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