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举足轻重。各高师院校开设的用于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教学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但是在学科教学的关联性、教学实践性、课时设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2004年12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但是如何有效将其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获取的只是学分,而不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需求,急需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混合学习有机整合了课堂教学与网上学习的优势,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2000年1月,“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使各高校着力进行网络课程建设。随即各大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一定的相关科研项目,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应运而生,为混合学习开展提供条件。本课题通过调研与案例分析,尝试从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并构建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框架并进行应用思考,以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研究法为辅。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究一个高师院校是如何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又如何利用混合学习模式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从而促进教学结构改革,形成适合自己的较为固定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文献分析和需求调研;第二阶段,对相关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阶段,吸收各案例的成功经验,发现混合学习开展的教学规律,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模型;第四阶段,应用思考。希望借此给高师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借鉴。
其他文献
毒品的强成瘾性及其产生的欣快感,决定其能够吸引有被害倾向的人吸食,且在成瘾后吸食量逐渐增多;吸毒人员主要以贩养吸,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毒品,从而使得毒品具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为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科学且可行的教学策略。然而我国一些高中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对
三维设计技术在设计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提升了设计的效率,而且还确保了设计的质量。而三维设计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成功的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技术存在的问题,弥
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应借鉴专业认证相关标准整体考虑,在统筹安排之下再实施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的调整、培养方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硝酸甘油(GTN)耐受有关,探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保护心肌的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各地都新建了很多博物馆,游客数量也与日俱增。为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博物馆要高度重视文物征集工作,解决文物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