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受非亲和病原物侵染可发生过敏性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HCD),即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HR被认为是植物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主动反应,死亡细胞通过限定病原物的扩展而使植物获得局部抗性。毒素是许多亲和性植物病原菌致病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离体使用可造成相应的寄主表现坏死斑反应,因此是病原菌的毒性因子,对决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很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毒素引起的植物细胞坏死被认为与HR有本质的区别,但对该死亡特征尚缺乏研究。本文以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毒素(AT-toxin)为材料,对其诱发烟草细胞死亡的特征及诱导抗病毒病的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毒素引起的坏死与HR有无相互联系。具体结果如下: 1.AT-毒素的初步纯化与分析 为确定AT-毒素的组分,首先对毒素的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组分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T-毒素活性组分为非蛋白质;对毒素进行硅胶G薄层层析,初步分离得到10种组分,其中四种组分具有活性:组分Ⅵ、Ⅶ、Ⅷ、Ⅸ,初步说明了该毒素含有多种组分;进一步对该毒素进行液相色谱分析,也发现该毒素含多种组分,其中四种组分峰高和峰面积较大,含量较高;其致毒活性可能是由这些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正协同或负协同作用关系。 2.AT-毒素对烟草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该毒素在烟草上引起的最典型的症状是处理部位褪绿和组织细胞坏死。为明确该毒素是否影响烟草叶片的生理活性,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测定了毒素处理的烟草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处理后24—48h,处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降低;同时测定了毒素对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是,处理后24h,叶片光合能力下降,48h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我们还测定了该毒素处理后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毒素处理后,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