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探讨代谢综合征(MetS)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关系以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特点、动态发展规律,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4月——2009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脑梗死患者94例临床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诊断的建议标准分为不伴代谢综台征(非MetS组)和伴代谢综合征(MetS)缺血性卒中组,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动物词语流畅性测验(animal verbal fluency test, aVFT)、连线测验A型(Trail Making Test-A, TMT-A)、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ask, CDT)于发病后2周和3个月时对其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视空间等功能进行评估,参照Balland等的方法观察不同组间认知功能演变差异性。检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等相关危险因素及卒中大小位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间距(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两组有序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后2周和3个月时,认知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4.47%(23/94)和22.34%(21/94).其中非痴呆认知损害为21.28%(20/94)和19.150%(18/94),痴呆发生率均为3.19%(3/94、3/94)。MetS组患者发病2周和3个月时认知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7.50%(15/40)和35.00%(14/40),与非Met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0,P=0.012;Z=2.513,P=0.012)。2发病后2周和3个月时MetS组患者MMSE总评分,以及延迟回忆和CDT评分均低于非MetS组(24.00(5.50)对28.00(4.00),2.00(1.50)对2.00(1.00),3.00(2.00)对4.00(2.00)及25.00(7.25)对28.00(4.00),2.00(2.50)对2.00(1.00),2.50(1.25)对3.50(1.00)P<0.05)。3MetS组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病例数较非MetS组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4,P=0.033)。结论1代谢综合征可增加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发生率.2伴代谢综合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其卒中后认知障碍以非痴呆性认知障碍为主,主要累及执行功能、记忆力及视空间功能,其认知状态呈恶化演变趋势。3重视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及时干预代谢综合征各组成成分减少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