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黄碧云小说的研究是站在香港意识角度进行的。我们以往文学史其实不过是“大陆文学史”,按照我们大陆人的视角和逻辑编写并收入其中。但是这种大陆编著的文学史类著作把台港文学作为中国文学曾经缺失的“板块”收入其中以弥补缺憾的做法,只能是用板块拼接的方式进行,往往使台港文学的个性淹没于资料与现象简单罗列、叙述逻辑含混的状态中,生搬硬套进我们的文学史中。我们对于香港的认识长久停留在我们自己抱有的“中原心态”上,其实是为香港本身所不认同的。香港的历史与大陆不同,在生存状态上也与统治其百年的英国所属的西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站在香港人的角度看待香港的文学才是真实的,而不是处在大陆的角度去描述。在80年代初中英谈判开始后,香港的殖民地身份开始消失,回归祖国,这种巨大的变化更加唤醒了港人的本土文化意识,于是有了大量重构香港历史的“怀旧”之作,有了大量的对于香港文化身份的讨论。其中有许许多多作家作品对香港的特殊身份特殊状态进行了梳理和叙述,黄碧云诸多作品正是描述了文化身份的寻找。其作品《失城》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描写了“失城”这一事件对于港人和英国人带来的巨大冲击,“香港意识”由此达到高潮。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黄碧云的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失城”、“伤城”、“浮城”、“我城”的角度对黄碧云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究总结出她作品中蕴含的厚重的香港意识。论文还从具体文本分析入于,归纳出黄碧云小说在香港意识写作影响下的艺术特色,即小说中的后现代写作、复调艺术以及平等的叙述视角。黄碧云小说后现代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人物名字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在不同的作品中被重复使用;小说人物性格的模糊化,人物被极大淡化甚至消解;消解讲求情节与性格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体现出无中心、零散化等后现代的种种征兆;总是表现为结构的跳跃、时间的间断、语言的断裂和思维的断层;看似互不相干的故事拆散揉碎,随意拼贴交织组合。黄碧云小说的复调艺术主要表现在:小说在故事线索,人物组合等结构上呈现出“大型对话”的特征,人物表现出“双声性”,即“微型对话”的特征。平等的叙述视角主要在于不是殖民地式的仰视,也不是大国予民般的怒目,而是从平等的“人”的角度切入对外国人的书写,这正是基于黄碧云跳出单个香港人的角度而站在整体人类背景上切入描写,对于混血香港人或外国人,都是一视同仁,不见有歧视的目光。论文对黄碧云与张爱玲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并找出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黄碧云是对张爱玲的继承与发挥。论文结语指出,在目前对黄碧云小说存在较多误读的情况下引起读者对其小说的正视,并合理评价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