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肠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研究表明,线粒体作为主要的供能细胞器在大肠癌中存在普遍的突变,且线粒体突变多集中于(mtDNA) D-Loop与p53突变存在关系。而大肠癌的常见p53突变位点为175、248、273三个位点,因此,本研究基于此进一步的探究线粒体(mtDNA) D-Loop突变与大肠癌中p53常见突变位点的相关性以及对大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实验:收集大肠癌病人的临床标本,分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提取相应组织的总DNA,分别扩增线粒体DNA的D-loop区以及结肠癌中P53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175、248、273位点的相关片段,测序分析p53基因突变与D-loop区突变相互关系。第二部分实验:利用H2O2和p53腺病毒处理Hct116-/-细胞系。RealtimPCR分别检测各组中核基因非同源序列COII区的水平,TA克隆的方式检测各组的线粒体D-LOOP区突变率。Calcein AM-PI以及Annexiv-V流式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第一部分:癌组织线粒体D-LOOP区突变率为31.5%,癌旁组织中的突变率为).6%,p53发生突变的癌组织突变率为43.6%,p53未突变的癌组织突变率为22.1%存在175、248、273三个突变位点的癌组织突变率中248位点高于其他两个位点。弟二部分:1、H2O2诱导HCT116-/-细胞COⅡ转录水平低于对照组细胞,同时其D-LOOP区突变率增高。2、p53的过表达组的COⅡ转录水平高于单独H2O2诱导组,司时D-LOOP区突变率降低。3、H202氧化性损伤所诱导的线粒体损伤细胞组在奥少利铂作用下的凋亡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癌组织线粒体D-LOOP区突变率高于癌旁组织。2、p53发生突变的癌组织突变率高于p53未突变的癌组织。3、175、248、273位点突变的癌组织突变率中248位点高于其他两个位点。4、H2O2诱导HCT116-/-细胞能够导致其线粒体损伤,以及D-LOOP区突变率增高。2、而p53的过表达则能够减少线粒体损伤以及D-LOOP区突变率降低。5、氧化件损伤所诱导的线粒体损伤能够增强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