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酰化白藜芦醇(3,5,4’-tri-O-acetylresveratrol)是白藜芦醇的一种前药,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等。本实验研究比较了乙酰化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药代动力学过程,得到了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其药理学、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一乙酰化白藜芦醇的合成通过白藜芦醇与乙酸酐加热回流合成乙酰化白藜芦醇,一步反应,操作简单,原料低廉,产率高,为87.7%,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纯度达到99%以上。二乙酰化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比较1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建立了经有机溶剂萃取、富集生物样品中白藜芦醇,然后进行HPLC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萃取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在0.1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回收率为98.0102.0%,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的研究2.1口服白藜芦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比较SD大鼠灌服等摩尔的白藜芦醇或乙酰化白藜芦醇,后者的t1/2是前者的1.34倍,AUC(0-∞)为前者的1.15倍,后者的t1/2比前者延长,生物利用度增加,药代动力学性质有明显改善。2.2乙酰化白藜芦醇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SD大鼠单次灌服不同剂量的乙酰化白藜芦醇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大鼠的给药剂量与AUC、Cmax呈线性相关,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乙酰化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行为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不同剂量的C-T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这与药物的肝肠循环、体内再循环以及吸收不一致有关。3分布动力学研究SD大鼠灌服100mg·kg-1白藜芦醇5min、15min、60min后,在体内各组织分布高低顺序均为:肠>胃>肝>心>肺>肾>性腺>脑;SD大鼠灌服155mg·kg-1乙酰化白藜芦醇15min、90min、180min后,在体内各组织分布高低顺序均为:肠>胃>肺>肝>心>肾>性腺>脑。二者均在脑组织中浓度最低,说明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二者在心脏中的浓度较高,提示白藜芦醇与心脏有一定的亲和力,佐证了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的作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灌服乙酰化白藜芦醇的大鼠肺组织中白藜芦醇浓度显著高于灌服白藜芦醇的大鼠肺组织,高达20倍之多,说明乙酰白藜芦醇对于肺组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同时也会造成白藜芦醇在肺部的积蓄,提示我们乙酰化的前药修饰会影响原药在体内的分布。4排泄研究SD大鼠单次灌服150mg·kg-1乙酰化白藜芦醇后,大鼠尿液、粪便中白藜芦醇排泄占药量百分比分别为1.69%和0.99%。结果显示,乙酰化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代谢为白藜芦醇后,以白藜芦醇的形式排泄量很低,不足给药量的5%,主要原因是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存在广泛的代谢以及以葡萄糖醛酸和硫酸酯结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