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的无线信道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信道是决定无线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因素,无线信道特性对于无线通信网络架设、移动网络结构布局、通信设备技术升级等十分关键,因此,无线信道特性的研究始终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经久不衰的研究内容。然而,无线信道特性研究的方法却仍然裹足不前,鲜有改进。纷繁众多的通信场景、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以及高速移动的终端设备都将影响无线模型信道的建立。经典的描述信道特性的方法——时域响应和频域功率谱密度无法从全局体现信道特性。已经有相关研究表明,利用时频分析算法分析无线信道特性,可以克服传统单一时域或者单一频率表征信道特性的局限性。然而,时频分析算法的性能干差万别,本文将重点探究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如何表征无线信道的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包括谱图分布(SP,Spectrogram)、平滑伪魏格纳-维利分布(SPWVD, 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和乔伊-威廉姆斯分布(CWD, 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简单阐述了确定性随机过程建模原理。同时对无线信道分类进行概述,主要介绍了几种非频率选择性信道、频率选择性信道以及WINNNER II信道。其次,从小尺度衰落信道中最为基础的频率非选择性信道出发,在时频联合域研究了Clarke模型信道、莱斯模型信道和扩展Suzuki模型信道的时-频特性。并且给出了关于Clarke模型信道和扩展Suzuki模型四种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的时-频对比图。然后,利用抽头延迟线(TDL)和蒙特卡洛算法(MCM)对频率选择性信道的GWSSUS信道进行仿真研究。在传统信道特性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中的SPWVD和SP分布,对频率选择性信道进行仿真分析。随后对比了标准COST207定义的两种场景下信道的时频能量谱,发现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对MIMO信道中的WINNER II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主要针对高铁场景和城市微小区场景的单一时域和单一频域的基本特性,然后利用SPWVD和SP分布在时频域仿真得出了两种场景下的WINNERII模型的时频分布。研究发现,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能够全面表征信道的时频特性。本文所采用的四种双线性时频分析算法中,在设置合适的参数条件下,SP分布适合描述本文所研究的几种信道的时变频谱,而SPWVD和CWD表征信道的时变功率谱的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现如今三维虚拟人动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应用中,还是在医学、军事和空间探索领域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虚拟人这种逼真的类
香农定理说明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在理论上能够实现比单信道成倍增加的信道容量,这为空时编码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接收端能否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将空时码的检
与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的3G技术相比,LTE(LongTerm Evolution)作为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主流标准,拥有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低系统时延等诸多优点。
全球定位系统(GNSS)广泛应用于导航、军事和民用领域内,它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其中由美国建造的GPS系统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和成熟的全球定位系统。而GPS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盲源分离是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人们提出了大量的盲源分离算法,盲源分离算法性能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已有的盲源分离算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
对光传输频谱更深度地挖掘和更有效地利用是提升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手段之一。对于波分复用(WDM)光传输系统,在调制阶数不变的情况下,更密集的信道复用意味着传输频谱利用率的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科研人员正在探索一种监督机制来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进而提示驾驶员所处的危险状
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是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中两幅或多幅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图像之间变化信息的一项遥感技术的应用,它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算法是国际上新近提出的一种矩阵分解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矩阵降维技术。NMF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文本分析等。本文尝试将NMF
目前,在同一覆盖范围下,多制式和多频段共存的情况将长期存在,不同业务的用户在接入网络时很可能选择非最优网络,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有效利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来承载所有用户
混沌理论作为现今的前沿课题,从最初探索到逐步完善的各个阶段,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工程技术及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利用混沌系统进行微弱信号的检测因为混沌系统本身的噪声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