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缺血心肌动物模型(猪)PET、SPECT及组织学对比研究目的评估201T1 SPECT及18F-FDG PE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模型猪心肌活力地鉴别。方法选择健康家猪12头,其中10头于冠状动脉左旋支起始处放置Ameriod环,饲养28d形成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另2头作正常对照),行201T1 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和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并与HE染色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除1头模型猪实验中途意外死亡外,其余9头模型猪及2头正常猪均行201T1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检查及18F-FDG PET心肌代谢检查。在81个心肌节段中,201T1 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为固定缺损即SPECT显像示无心肌活力的19个节段中,18F-FDG PET显像显示有心肌活力的节段(灌注-代谢不匹配)为11个(参照附图3),无心肌活力的节段(灌注-代谢匹配)为8个,201T1 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负荷时缺损而静息时填充且得分增加1分或1分以上的节段为4个,18F-FDGPET均显示有活力,即在81个心肌节段中,18F-FDG PET示心肌无活力的节段为8个,示心肌有活力的节段为73个。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示心肌有活力节段为73个(90.1%)明显高于201T1 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所示心肌有活力节段62个(76.5%),经统计其差异有显著性(x2=5.37,p<0.05)。结论18F-FDG PET检测心肌活性的准确性要高于201T1 SPECT。本实验说明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是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存活的准确而灵敏的指标,是目前一种较可靠的检查手段。它对心肌存活患者血运重建后心脏事件和病死率的预测及左室功能的预期判断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第二部分64层螺旋CT与PET显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的对比研究目的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在评估心肌活性的作用。方法20名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初次心梗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及PET检查。将左室心肌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本试验共包括20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名,女性患者5名。平均年龄60±13岁,平均心率为70±11次/分。前壁心肌梗死(n=8),前间壁心肌梗死(n=3),下壁心肌梗死(n=9)。左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有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有10段心肌一致性好(Kappa值>0.75),有2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0.40≤Kappa值≤0.75)。结论本试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两种方法在检测心肌活性方面具有一致性,且一致性好。PET显像不仅用于心肌缺血和心肌存活的诊断,而且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决策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PET设备相对较少,费用较昂贵,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64层螺旋CT检查费用相对低廉,分布相对广泛。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密度分辨率,也有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和心电门控技术,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评价心肌存活性技术简便、无创,采集时间短,允许对带有金属泵及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病人进行检查,并可同时评价心功能和冠状动脉。随着CT设备时间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三部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诊断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82例冠心病疑似患者在一周内进行了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的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64层螺旋CT所显示的984支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102处,正确诊断197处,漏诊5处,误诊13处,灵敏性95.1%,特异性98.53%,阳性预测值88.18%,阴性预测值99.43%,准确率98.17%。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