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可谓斑斓驳杂,既包孕着新的变革因素,又同时受着“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制约。而身处文学批评前沿的《文艺报》显然已深深渗透入了新、旧浪潮此消彼涨的变迁中:一方面在建立新的“主流文学”和历史叙述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突出作用;一方面也见证了特定时刻文学的潜在流变。 为了反映新时期初期文学徘徊在“新”、“旧”观念、标准之间的一些状况,本文以1980-1985年间《文艺报》上的争鸣类栏目作为了“重返八十年代”的切入口。争鸣类栏目本身就是《文艺报》适应变革需要的产物,也是一个多重声音扭结、缠绕的交集。而在栏目涉及的众多事件中,作者特意选择了有关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影片《天云山传奇》、小说《绿化树》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派”、“关于创作心境模糊性问题的通信”等为研究的个案,把它们拼贴、连接起来以期展示新时期初期文学新旧缠绕的复杂生态:1980-1985年间,早在1985年文学大变革前夜,当主流文学正在艰难重聚、重构之际,现实主义文学制度“大一统”的表面下早已暗流涌动;而在确保意识形态“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主流”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吸收着“异端”的某些成分,其原因又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文学”。 而在进入新时期后,当主流文学出现“复调”之际,《文艺报》因隶属的关系无疑更多地体现了“开明派”的倾向和立场。因此《文艺报》与《时代的报告》之间一场围绕着争夺“指导性刊物”地位而展开的角力,也就带有了“新-旧”冲突、斗争的意味。而与曾经长期流行的“断裂论”文学史观的想象相异,在八十年代初文学与体制尚紧密结盟的背景下,被历史誉为“开明”的文坛派别在斗争中制胜的方略却正是左右逢源的“两手策略”,若论对权威的依附性他们与对立一方实质并无不同。 最终,通过“重返当代文学话语实践的场所”,在若干神话破灭、事实呈现后,得以“在中断的缝隙”发现了“历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