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效双沟道4H-SiC MESFET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H-SiC材料以其宽禁带、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临界电场强度、高热导率等优良特性,在高频、高温、大功率、抗辐射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基于SiC材料的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SFET)在微波领域具有Si、Ga As器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航天、微波通信、电子对抗、大容量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同时改善器件的交流和直流特性,而对于提升器件效率的研究较少,较低的效率意味着较大的能源浪费,所以针对器件效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ADS软件中建立了双沟道MESFET的器件模型,对影响该器件功率附加效率的交直流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双沟道器件的阈值电压、跨导、栅源电容对功率附加效率较为敏感,其中,减小阈值电压的绝对值、栅源电容、跨导有助于提高器件的功率附加效率。由于双沟道MESFET具有较低的功率附加效率,所以本文通过对其沟道层厚度的优化来改善器件的阈值电压、栅源电容、击穿电压等交直流参数,进而提高器件的功率附加效率。仿真可得,当沟道中的upper channel层厚度增大时,器件的击穿电压增大,阈值电压的绝对值、栅源电容、跨导降低,当upper channel层的厚度为0.2μm时,功率附加效率最大。优化后的双沟道MESFET结构与原结构相比,功率附加效率提高了48.95%。同时,本文仿真并分析了漏源电压、输入功率、工作频率对功率附加效率的影响趋势,仿真结果表明,功率附加效率随着漏源电压、输入功率、工作频率的增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拐点处PAE达到最大值,即当漏源电压为16V,输入功率为30d Bm,工作频率为0.9GHz时,功率附加效率达到最大值71.03%。沿用双沟道MESFET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局部高掺杂和未掺杂沟道的MESFET结构(LDUS MESFET)。该结构是在部分未掺杂双凹栅器件结构(DRUS MESFET)的基础上,在低栅下进行了局部的高掺杂并优化了其未掺杂区域形成的。低栅下的高掺杂区域可以提高器件的跨导、饱和漏电流,而漏侧和高栅之间的未掺杂区域可以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改善器件的栅源电容。通过对低栅下高掺杂区域的厚度和掺杂浓度的设计以及未掺杂区域的优化可以达到较优的功率附加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低栅下高掺杂区域的厚度为0.05μm、掺杂浓度为6×1017cm-3、未掺杂区厚度为0.05μm时,器件的PAE达到最大值64.10%,同时,与DRUS MESFET相比,LDUS MESFET在饱和漏电流、跨导、阈值电压、栅源电容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LDUS MESFET具有更优的交直流特性。通过ADS仿真,得到LDUS MESFET的PAE比DRUS MESFET提高了85.80%。因此,LDUS MESFET在高能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对双沟道MESFET器件和LDUS MESFET的优化仿真,得到其功率附加效率与原结构相比都有所提高,从而验证了提出的高能效设计理论,为高效、高性能射频功放设计奠定了器件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强化学习技术受到了学术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复杂环境下具备较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这使得强化学习技术在很多领域的落地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在建筑行业内,复杂节点的钢筋排布问题是实际生产的痛点和难点。建筑行业从业者苦于手动调节钢筋位置的形状以保证钢筋与其他障碍物不发生碰撞。这种传统的方式是劳动密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的。将更为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该问题的求解上,从而实现节点智能布
如今的时代是大数据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他们希望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获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而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人们的潜在行为,并为其进行准确的推荐是现阶段所要面对的问题,推荐系统应运而生。我们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运用到了推荐系统,都会根据你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来预测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并进行推荐。协同过滤是最早提出的一种推荐算法。通常是先找到和指定用户有着相似爱好的用户,综合这些有着相似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携带电池的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充电和接触式充电方式,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通过使用高频磁场和电场等介质对电能进行输送,实现了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的隔离,具有使用场景灵活、电流隔离、高可靠性、安全等特性。其广大的市场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在2020年,冯鸽,胡乃红,和庄茹淑构造了一类可容许的A1(1)型新量子仿射代数,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这篇文章中,第一个主要目标是在一类新的仿射型量子群Uq(?)的Jimbo实现与Drinfeld新实现之间建立具体的同构。主要方法是利用辫子群作用得到Drinfeld生成元,并得到对应的Drinfeld关系式。本篇文章的第二个目标是建立Uq(?)的顶点表示论。利用Drinfeld关系的特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电子产品正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及高效化等方向发展,从而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设计具有不同特点的电源管理芯片。DC-DC变换器由于具有体积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成为电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的是一款基于自适应导通时间(Adaptive On-Time,AOT)控制的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改进型
近年,随着光电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器件工作环境的逐渐极端,对于信号检测灵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光电探测器与电路设计显得无能为力。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新型光电探测与传感器件,它具有感应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集成度高以及使用便捷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国防测控以及航空探测等领域。工作于线性模式下的APD具有光子检测率高、功
图像质量评估(Image Quality Assessment,IQA)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图像质量评估旨在评估图像的失真程度,图像质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近年来,客观图像质量评估算法以兼顾速度和精度的优势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与此同时,该类算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图像遭受复杂的失真类型时,容易出现评估结果与主观评估结果不匹配的
结构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其基本规律,在结构分析或者截面设计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从Leonhard Eulert最早提出相关概念至今已逾百年,该领域已逐渐发展成熟,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建筑结构也朝着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结构二阶效应理论的适用性受到了挑战。例如为适应复杂山地条件应运而生的山地掉层结构的二阶效应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还鲜有涉及;为满足工程实践
目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ADC)在众多仪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该领域内,基于CMOS工艺开发的电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同时减小芯片面积,且在保持较高性价比前提下,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和精度,因此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体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工作设计了一种12 bit CMOS伪差分型SAR ADC,一个电源电压额定电压(VDD):2.7 V至5.
第一部分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和扫描密度对SD大鼠皮肤胶原影响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皮肤老化的效果,研究不同能量密度和扫描密度下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SD大鼠皮肤胶原的影响。方法:4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激光干预组40只、空白对照组6只。激光干预组中每只SD大鼠以背部皮肤中线为界分为左右两侧,根据扫描密度的不同左侧为A组(扫描密度25MTZs/cm2),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