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瓘是北宋晚期称职的谏官、思想深刻的学者、富有才情的文学家。他的卒年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根据陈渊写给他的祭文可将其卒年确定为宣和四年(1122)。陈瓘交游广泛,他的交游对象不仅有当时一流的学者杨时、游酢,还有文坛大家黄庭坚、李之仪及僧人惠洪等。陈瓘创作了一百五十三篇古文,六十二首诗歌,二十二篇词作。陈瓘的古文中政论文多达一百一十一篇,主要涉及天子之孝、弹劾宰执、反对外戚干政、向朝廷举荐人才四个方面的内容。陈瓘写给同僚、讲友、晚辈的书信保存下来的有十封。陈瓘不仅通过书信对曾布在治国理政上的过失进行激烈批评,还借助书信与杨时、游酢、邹浩探讨邵雍《易》学、孟子的评价问题、士大夫对禅宗的态度、心化说等学术问题。他的《论子侄文》和《责沈文贻知默侄》展现了北宋的家族教育内容。《责沈文贻知默侄》作为亲友间私人性的寄语,还传达出官方高压态势下程氏之学的生命力。陈瓘还创作了一篇《和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忠心为国却惨遭贬黜后内心的悲痛。陈瓘的诗歌主要分为唱和诗、自警诗和禅趣诗。唱和诗多创作于他初入仕途时,内容上主要是描写仕宦地的风景名胜。自警诗和禅趣诗创作于他遭受一系列仕途打击后,诗歌中渗透着他对人生和学术的思考。陈瓘的词主要分为交游词、归乡词和戏谑词。陈瓘词作的风格冲淡平和,受陶渊明、苏轼影响较大。总的来说,陈瓘的古文尤其是政论文在后世影响较大,他的诗歌缺乏评论与关注,仅有一些朋友进行唱和,词则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被收进了多部词集。靖康之难发生后,很多士大夫将亡国的责任由蔡京等人追溯至王安石。陈瓘由于曾大力弹劾蔡京、批判王安石而被统治者不断追褒。二程理学在杨时的努力下不断扩大影响。陈瓘私淑二程,他的很多弟子后又转师杨时,这种学术关系也影响到南宋学者对陈瓘的评价。但是,陈瓘地位的不断抬升,最重要的还是他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后世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