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持续优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对当下正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而言,相对于西方发展历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在时间与空间上被极度压缩了:市场转型、社会变革、消费升级、技术革命、全球竞争等多股力量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错综动荡,持续优势的获取与维持更加艰难。基于上述严峻的现实背景的呼唤,笔者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问题:企业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获取持续优势?理论研究上,企业持续优势的构建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议题,已经形成三种理论流派的解释:外生观(又可分为静态外生观及动态外生观,前者包括种群生态理论、权变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后者包括演化理论等)、内生观(又可分为静态内生观及动态内生观,前者包括资源基础观、核心能力理论,后者包括战略选择观、创新理论等)与综合观(又可分为静态综合观及动态综合观,前者有SWOT分析方法,后者包括共同演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单纯的外生观、内生观、静态综合观都难以有效解释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持续优势的来源问题,而动态综合观的共同演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又略嫌抽象,在具体性方面仍有欠缺。因此,有学者主张将动态能力进一步细分为调适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并认为调适能力是与环境最相关的能力,是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优势持续之源。然而,当前关于战略调适能力的内涵、情境及其结果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当前文献回顾显示,鲜有学者从战略调适能力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持续优势,关于战略调适能力的研究及关于企业持续优势的研究尚处于分离状态,企业持续优势的研究还未具体到以战略调适能力来解释,而战略调适能力的研究则多囿于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二者尚未实现有机结合。因此,针对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下列三大子问题展开:(1)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能否通过战略调适能力实现持续优势;(2)环境不确定性在这一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3)如果战略调适能力确实是持续优势的重要来源的话,则可通过什么途径来构建与提升。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访谈、问卷分析,系统地基于战略调适能力视角研究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持续优势的构建这一基本问题。对于本研究的子问题一,本文首先明确了战略调适能力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与分析维度,然后从理论与实证上探讨了其与企业持续优势的关系:对于子问题二,本文将环境不确定性划分为动态性与异质性两个维度,探讨其对战略调适能力的驱动作用及对战略调适能力与持续优势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实证检验;对于子问题三,依据文献阅读与实证分析,本文从高管团队智力资本、有机结构、冗余资源、创新文化及组织学习等方面剖析了提升战略调适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上述三大子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战略调适能力是组织意会、柔性决策及战略执行等三维能力的整合通过相关概念成分的辨析,结合战略调适能力的相关研究,本文将战略调适能力定义为“企业持续感知内外环境变化,进行柔性决策并有效执行的过程能力”。依据战略管理过程的“分析—决策—实施”框架、Teece(2007)的动态能力“机会感知—机会把握—战略重构”架构、Helfat等(2007)的动态能力“搜寻—选择—配置”模型以及既有战略调适能力维度划分,本文提出,战略调适能力是组织意会能力、柔性决策能力与战略执行能力的整合。上述能力维度体系从洞察内外环境及其变化开始,到进行柔性战略决策并形成协同与控制力量付诸实施,体现了企业从认知到决策再到行动的战略调适的完整过程。本文对战略调适能力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调适能力的测量题项可以分解为三个因子,即组织意会能力、柔性决策能力与战略执行能力。这也验证了战略调适能力上述三维度划分的实践合理性。(2)战略调适能力是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持续优势的重要来源在不确定环境下,核心资源、能力等隔绝机制能创造短暂优势,创新、先动战略能获得系列短暂优势,而系列短暂优势的整合则有赖于战略调适能力(Haeekel,1999),战略调适能力是企业持续优势之源泉。笔者探询了战略调适能力创造持续优势的主导逻辑,研究了其各个子维度与持续优势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战略调适能力作为企业持续优势来源的可能性与作用机理。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在控制了企业规模与行业类型的情况下,战略调适能力及其子维度均对企业持续优势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调适能力确实是企业持续优势重要来源。(3)环境不确定性是战略调适能力的驱动因素而非调节变量理论研究上,学者们或认为环境不确定性是战略调适能力的驱动因素,或认为是其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对战略调适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对战略调适能力与企业持续优势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环境不确定性是战略调适能力的驱动因素而非其与持续优势关系的调节变量。也就是说,战略调适能力高低受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需要越高的战略调适能力来与其匹配,从而达成持续优势;而战略调适能力的功效,即其与企业持续优势的关系强弱不受环境不确定性水平的影响。(4)从企业整体层面识别了提升战略调适能力的五种有效途径在明晰了战略调适能力确实是企业持续优势的来源,并且这一关系不受环境不确定性水平的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依据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分析了影响战略调适能力提升的相关因素。本文认为,战略调适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会受到高管团队智力资本、有机结构、冗余资源、创新文化及组织学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较深入地剖析了组织学习提升战略调适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上述五种因素对战略调适能力影响的假设大部分通过验证,并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其中,又以组织学习的回归系数为最高,因此,战略调适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层管理团队智力资本的支持,需要有机的组织结构的支撑,需要足够的冗余资源的储备,需要创新型文化的沐浴,更需要组织学习的导引。总之,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为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持续优势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视角与思路。
其他文献
<正>黄莉新出席9月17日上午,由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大美中国精彩江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幕。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为40位
通过分析高大洁净厂房的特点,合理确定高大洁净厂房的换气次数,提出了分层净化空调设计方案。结合建筑物特点、地域特征和使用功能,从冷源、水系统、净化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作为一项拥有广泛群众的集体项目自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后重新受到高度重视。在许多学校里均开设了排球课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排球运动的特点,结合当
详细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的技术研究过程以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吸附剂的制备与改性、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数学模型、脱附方法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现有研究
虽然民办高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学校范畴,但是民办学校并不完全适用于现行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大部分民办高校仍然采用原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致使民办教育管理中始终存在一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论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取得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教和学两方面都有较大难度。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文章对如何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气体吸收部分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
思维导图可以改变以往思维体系,巧用思维导图会培养出具有结构化数学思维的优秀学生.教师应纵横拓展,建构认知体系;梳理过程,建构认知模型;提炼表征,建构认知转换.
绿原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物质,该文综述绿原酸提取和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为绿原酸提取与纯化分离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正>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放热反应。其反应的最佳温度,当过程为动力学控制时,可用一般求极值的方法求取,即令反应速率对温度的一阶偏导数等于0,得到反应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