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不同花色品种呈色的理化特性及代谢基础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色作为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直接影响其观赏效果和市场价值。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作为夏季园林中的代表性花卉,具有耐热性强,群体花期长,花色多样,观赏性强及良好的药用价值。本研究对6个长春花品种盛花期花瓣的花色值以及呈色相关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结合GC-MS和UPLC-MS代谢组学技术,初步解析了不同长春花品种间初、次级代谢产物及花色苷的代谢差异,为研究长春花花色形成机制和新花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RHSCC比色卡表征发现,红色系和红紫色系是长春花品种资源的主要色系,在进行花色定量分析时,红度a*相较于黄度b*的参考价值更大。长春花花色素细胞集中分布于花瓣的上表皮。长春花花瓣细胞液p H值为弱酸性,酸性条件有利于花色苷的性质稳定。金属元素在不同品种花瓣中的积累情况存在特异性,钾元素和铁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长春花花瓣中仅为痕量存在,而花色苷和黄酮类是长春花花瓣着色的主要色素类型。(2)相关性分析发现,花色值L*与a*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花瓣厚度、上表皮细胞高宽比、花瓣细胞液p H值以及钙、锰元素含量均与L*和a*值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各项理化指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交互影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总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对于不同品种间花色值差异的解释率最高,是不同长春花品种花色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3)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GC-MS技术平台检测,筛选出42种差异代谢化合物。通过代谢富集,筛选出乙醛酸及二羧酸代谢等7条相关性最高的潜在差异代谢途径。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白花品种,红、紫色系长春花品种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以及乙醛酸循环等碳代谢途径更强,推测其花期可能需要更高的能量供应和呼吸水平以保证黄酮类等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4)通过靶向代谢组学UPLC-MS技术平台在不同花瓣样品中鉴定检测出30种酚类化合物,不同化合物的积累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花色较深的红色系和红紫色系品种中酚类总量相较于白色系品种积累更多。相关性分析结果,橙皮素等7种黄酮类物质含量与红度值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木犀草素等7种酚类物质含量的积累有利于黄度值的增加。此外,不同酚类化合物之间也存在广泛的交互影响。在黄酮醇合成途径和酚酸类物质合成途径中,其上下游产物间相互促进。此外,由于芥子酸合成途径分别与黄酮醇合成途径以及丁香酸合成途径存在共同的上游底物的竞争,其相关产物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5)通过HPLC-MS检测平台对不同品种中的花色苷组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6个长春花品种中共检测到芍药素-3-O-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与花瓣明度值L*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红度值a*和黄度值b*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含量对花色值的贡献率最大,是长春花红色系和红紫色系的主要呈色物质。此外,推测芍药素-3-O-葡萄糖苷高浓度的积累可以促进长春花花瓣红色的加深,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与芍药素-3-O-葡萄糖苷二者比例的增加促进花色由红色向蓝紫色的转变。综上所述,不同长春花品种间的花色差异是多项理化指标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类黄酮作为花瓣呈色的色素基础,其组分与含量的差异是决定长春花不同花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花色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是长春花红色系和红紫色系品种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酚类化合物尤其是橙皮素、芦丁、甘草素等黄酮类物质可作为辅色素辅助呈色。此外,花瓣厚度、表皮细胞形态、细胞液p H值以及钙、锰元素含量等指标,可能通过影响光线的吸收反射或花色苷的结构组分从而间接参与了花瓣的呈色。该研究结果可为长春花呈色机制的研究和创新花色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理念重新被提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也逐渐放到学龄前儿童及其照顾者身上。ITC群体友好型“社区”不仅可以提醒社会注意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其他弱势群体的需要,还强调它不再仅仅侧重于空间设计的物质层面,而是关注全社会,去缓解一些社会矛盾与压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取决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照顾,此外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衡量一个有健康且幸福的城市的最佳尺度。关注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城市区域景观效果,破坏了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质。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受到复杂网络机制的调控,其中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在缓解镉、铜、铅等重金属毒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螯合肽是可以有效螯合重金属离子的小分子多肽,其合成受到植物螯合肽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的控制
学位
期刊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但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开展该区坡耕地上农田防护林带的防蚀效益研究,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防护林带精准构建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选择坡度、坡长和耕作措施基本一致的上坡、中坡布置有小黑杨防护林带和无防护林带坡面(简称有林带坡面、无林带坡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
学位
近年来,新出现的各种禽流感病毒被报道逐渐呈现出传播范围广、宿主范围扩大、跨物种传播等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野鸭作为天然宿主在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野鸭可以无症状的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跨区域的远距离传播。虽然野鸭携带和传播高致病性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已经在逐步开展,但对鸭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的研究十分有限。近年来,新流行的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
学位
为促进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意在激发各主体的文化创新活力。2020年11月,由教育部主持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开启了“新文科”建设的新纪元。在政策驱动下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与实践必将日新月异,由于数字人文研究重技术、轻内涵的特点,常为学者诟病
学位
目的:深入分析鼻黏膜来源的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nditional medium,EMSCs-CM)的重要构成成分,阐明其修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机制。通过CCK-8、活/死细胞染色(Calcein-AM/PI)、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技术,体外评估EMSCs-CM对肠上皮细胞(Intest
学位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我国共有15个鄂伦春族村落,这些村落存在着民族文化与特色淡化、经济产业欠发达、生活质量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管理不健全等问题。论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民族政策等背景,立足于鄂伦春族村落的实际情况,在民族文化视角下,将此前更多地被用于城市社区中的强调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的社区规划理念与鄂伦春族村落的乡村建设相结合,试图为解决当前鄂伦春族村落存在的问题提供一
学位
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是一种典型的食源性致病菌,会通过水,土壤污染食品原材料,在加工储存过程中交叉污染最终成品,尤其是肉制品和果蔬。E.coli O157侵染食品后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菌和生物膜,生物膜一旦形成就难以去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生物膜能力的新型食品包装避免E.coli O157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噬菌体是一种天然的杀菌剂,安全无害,成本低廉,然而它对
学位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番茄叶部为病虫害侵袭的主要部位,受病虫害感染的番茄叶片不仅外部生理形态逐渐改变,而且还会慢慢破坏番茄叶片内部结构成分。现阶段,检测番茄病虫害叶片主要依靠人工来实现,其缺点为分析耗时、费力且测量精度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图像处理、近红外(NIR)高光谱、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多源信息融合等技术,以温室作物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农业设施环境下番茄叶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