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电子舌对茶叶品质甄别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安法电子舌是在外加恒定电流的情况下,通过测定电压的变化来反映被测对象信息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分析方法。目前在茶叶方面应用的现状主要体现在:1.对象是一种茶叶,或是一类茶叶中的几种而已,均未对六大茶类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2.均未考虑与茶叶方面的感官审评以及理化检测联系起来;3.一般都是采用常规冲泡的方式提供茶汤做被测液。本研究的旨在:1.尝试比较浸提和冲泡两种制样的方式下,电子舌的区分效果;2.通过对六大基本茶类的系统研究,重点考察电子舌在茶叶上的区分性能;3.将茶叶的感官品质以及理化成分与电子舌检测的结果联系起来,初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茶叶滋味评价方面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和依据,辅助或部分替代感官审评,使得其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检测试液的比较六大茶类中分别选出一只茶样,以常规冲泡和浸提(国标)的方式制得检测试液,比较重复性,可知浸提方式要优于冲泡方式。电子舌对茶叶的区分待测茶汤以浸提方式制得,分别选取不同茶类的茶叶若干,进行六大茶类较为系统的区分考察。结果显示:1.将所有茶样视为单独的个体,电子舌对它们的区分指数达到87.51,表明电子舌的区分效果良好。以3%为界,优选传感器;RSD值中小于3%的占95.67%,显示仪器精密性能优异,电子舌检测数据稳定可靠。2.以六大茶类标识检测茶样,从主成分分析中可看出:六种基本茶类,由于发酵程度不同,通过电子舌检测,能有较好的区分。3.对绿茶进行烘青,炒青,半烘炒以及晒青的划分,电子舌对不同加工方式的绿茶也得到了一定的区分。对不同采摘时期的半烘炒同样也有好的区分,且在主成分分析图上,很清楚的出现了“清明”的时间界限。4.红茶的主成分分析,区分指数为89.37,不同地区的红茶之间也存在着很好的区分;同时,作电子舌对不同等级滇红响应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其系数达0.99。5.电子舌不同乌龙茶的区分指数为98。电子舌检测数据与茶叶化学成分含量间的关系电子舌检测的结果与茶叶化学成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在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相同点,如绿茶,白茶与其他茶类之间区分良好。但也出现一些不同点,如在茶叶化学成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图谱中,红茶、黄茶与黑茶有交叉现象,青茶与黑茶区分良好;在电子舌检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图谱中,红茶、黄茶与其他茶类之间区分良好,青茶与黑茶类之间有叠加现象。电子舌检测与感官审评之间的关系电子舌检测的各茶样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感官品质滋味评语之间存在着基本一致的趋势。
其他文献
作为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称谓语”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语言学者的关注。从早期Brown和Gilman关于表示亲近的指称代词和表示恭敬的指称代词的决定因素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
近30年来,全球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尽管当前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但历史经验和经济发展规律揭示,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目前以及未来发展
<正> 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燕侯墓葬的发现,无疑为确定该遗址为燕国始封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一点已得到学术界较普遍的认同。因此琉璃河遗址是认识早期燕文化最理想最典
石铲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直至夏商周时期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北方前仰韶时代出土数量较多且最具特色的生产工具之一。目前对于北方前仰韶时代的石铲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
<正>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种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佚书(图版叁)。此书残存九十七行,前部损缺比较严重,后部比较完整。据书法由篆变隶,书中不避邦字讳,抄写的年代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基层人大,应主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骨髓功能的影响,以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为靶点,探讨Rg1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正> 西沃石窟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县城北40公里西沃村所在的青要山北麓,黄河南岸一片陡直的峭壁上(图一、二)。石窟高出现黄河水面约10米,其上部9米,现有新安至石井的县级公路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近年来已在生物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量子点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概括了量子点引起
<正> 柞伯簋的铭文记录了周康王在周都举行大射礼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西周时期的贵族教育制度。下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看法,请学者及同行批评指正。一关于大射礼关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