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其急性期临床目前的治疗主要是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等,川芎类药物作为中药制剂动物试验证实可以改善缺血脑部血运,在临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也有不少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但结果却有不少争议,缺乏其使用中的具体证据,需综合分析具体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现状。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川芎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应用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采用Cochrane脑卒中协作组的收集策略,检索数据库:CCTR(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2007.issue.4、Database of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 2007.issue.4、ACP Journal Club(1991 to12,2007)、Cochrance Databases of Systematic Review(4th Quarter 2007)、Medline(1980-12,2007)、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2-2007)、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7);手检《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种杂志;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川芎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无混杂因素、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评价人员提取每个纳入试验关于研究质量、基线资料。结果:共收集到240个已完成的RCTs,其中46个(包括4808例患者)试验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均为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所有纳入试验均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及分配隐藏方法,没有试验报告了盲法具体内容和方法,亦无随访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46个试验异质性很大(I~2=83.7%,P=0.14),治疗组的有效率(1874/2387,78.5%)弱于于对照组(1854/2421,76.5%),有统计学差异(RR=1.06,95%CI[0.98-1.14】,P=0.14)。川芎类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作用的情况其中chi?=17.52,p=0.35,I?=8.7%,两者有统计学异质性,合并后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35/1031,3039%)与对照组(19/1032,1.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4,95%CI=[1.00,2.68])。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川芎类药物在改善脑卒中功能性结局(死亡及其不良结局)等主要终点指标尚无证据支持,因此还不能将其推荐为脑卒中急性期的常规治疗方案。其改善功能性结局的效果有待于更多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RCTs予以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一直一来评论界及一般读者对于该小说给予极大的关注,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通过对福克纳的生平和
目的对羊水污染孕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选该院320例羊水污染孕产妇,均为2014年5月—2016年3月间入院的产妇,对所有患者羊水污染程度
目的:探讨视神经胶质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视神经胶质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病理学结果均为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对用于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的固定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方法收集18例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全脑全脊髓患者资料,靶区外放边界值脑段为3 mm,脊髓段为5 mm。对用于全脑全脊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的全能性使之成为再生医学的最佳的种子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已经成功进行了ESCs或其衍生物移植治疗脑缺血的试验研究,证明这种细胞能够替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职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分别是2006年的95.6%、2007年的96.08%、2008年的95.77%。与此相对的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却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