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场金矿位于青藏高原北东部晚三叠世松潘甘孜造山带青海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内。矿区金矿体主要受控于巴颜喀拉山群变浊积岩系内次级断裂或层间破碎带内。矿石主要由硅化碎裂岩组成,其中硫化物含量少于15%,以毒砂、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金通常与毒砂和黄铁矿共生,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以及弱的碳酸盐化。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毒砂地温计研究基础上,认为大场金矿成矿阶段由早到晚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辉锑矿阶段、含明金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共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分别形成贫矿化石英脉(成矿温度350℃左右,均一温度为280360℃)、金-石英-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成矿温度301℃左右,均一温度为220280℃)、金-石英-辉锑矿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和明金-石英脉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最晚的石英方解石阶段则使先前形成的四类岩/矿石发生轻微硅化和方解石化蚀变(均一温度小于160℃)。结合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大场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早阶段静岩压力系统(成矿压力为215MPa,成矿深度8.1km)下的低盐度H2O-CO2-NaCl体系,中阶段静岩向静水压力过度系统(成矿压力为49108MPa,成矿深度5.58.6km)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以及晚阶段静水压力系统(估计成矿压力小于40MPa)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同位素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脉的δ18O值为16.921.2‰,由此计算的与之平衡的流体的δ18OH2O为6.29.6‰。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为-90-72‰。硫化物的δ34S值为-5.9-2.8‰。黄铁矿和毒砂的206Pb/204Pb比值为18.288818.4702,207Pb/204Pb比值为15.576315.6712,208Pb/204Pb比值为38.229838.8212。这些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水,而Pb和S等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围岩巴颜喀拉山群变浊积岩系。对比研究表明,大场金矿与典型造山型金矿具有类似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其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类型,推测其形成于可可西里-松潘甘孜浊积岩盆地强烈褶皱逆冲变形为造山带的印支晚期,造山后的大规模逆冲断裂活动在区内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区域性逆冲断裂,深部脱水而成的变质流体沿着区域性逆冲断裂上升并且不断地从围岩巴颜喀拉山群中萃取成矿物质,最后成矿流体上升到浅层次的次级断裂或层间破碎带中并导致金矿化的发生和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