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外交是指主权国家间通过和平手段处理国家间金融关系和国际金融事务。霸权主义是指在世界上或在某个地区称王称霸的政策。泛指大国、强国不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对他国强行干涉、控制和统治。霸权主义金融外交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为建立和维护金融霸权而进行的金融外交活动,包括金融霸权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另一层是在金融外交活动中,依靠国际金融霸权制度,利用金融手段干涉、控制,甚至统治别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从而实现和维护本国的霸权利益。战后美国为了扩张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转移战时过剩生产能力,凭借雄厚的黄金储备,取代大英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霸权体系。为了建立和维护美国的国际金融霸权,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金融外交,其实质是扩张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维护垄断阶级利益,推广美国的政治价值观,服务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建立和维护国际金融霸权是战后美国霸权主义金融外交的主线,也是战后美国霸权主义金融外交的核心目标。战后美国的金融霸权经历了兴起、相对衰落、再度复兴三个阶段。1941年到1971年,美国凭借超强经济实力和雄厚的黄金储备,同英国展开激烈斗争后,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霸权体系,将其霸权利益和霸权主义行径制度化,披上了合法外衣。1971年到1991年,美国金融霸权相对衰落,受到了来自日本、西欧国家的挑战。为了消除日本、西欧的经济威胁,控制并利用日本、西欧为美国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服务,美国再次施展霸权主义金融外交,逼迫日元升值,开放金融市场,改革金融体制,实现金融自由化。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开始在全球推行新霸权主义金融外交。主要表现就是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经济援助为诱饵,迫使有求于美国的国家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和经济政治社会制度。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都尝到了美国霸权主义金融外交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