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远而厚重的齐鲁历史文化孕育了生机勃勃的世家文化与文学,继两汉山东文化世家的一度繁荣之后,明清时期成为山东文化世家兴起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往往以科举起家,仕宦人数众多,许多世家大族历明清两朝而长盛不衰,形成了内蕴丰厚的家族文化与文学,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学诸多领域影响深远,在传承和发展齐鲁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安丘曹氏自明代初年移籍山东以来,以儒起家,兴盛于明清两朝,不仅科举仕宦人数众多,政绩显赫,而且家风严谨,家学深厚,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文学成果,在山东文化世家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典型性,在文化的视域中研究安丘曹氏家族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论文分为七部分,导言扼要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的意义,明清安丘曹氏家族学术研究回顾,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方法及结论。一至六章分别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申吉生平宦绩考辨及文学成就等论题。第一章,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明代初年,安丘曹氏一世祖曹德由曹州移籍山东安丘,以农耕为业,自第五世祖曹滕始习儒术,明中后期,安丘曹氏家族的科举仕宦逐渐兴盛,经历明清易代之际家族科举事业的式微,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科举、仕宦、文学等各个方面达了最辉煌的鼎盛期。并在科举仕宦中显现出一定的家族特色,其仕宦特点突出表现在:家族成员多任地方官职,以地方性影响为主;出仕率高,勇于任事,克己奉公;为官清正廉洁,公务勤谨;体恤民情,以民为本;注重地方教育事业等等。安丘曹氏家族历明清两朝,科第累世十分长,与山东许多科举世家的家族史近似,其形成与兴盛的原因大体如下:明清朝廷对科举的重视,是其社会根源;山东及安丘地区浓郁的科举风气可谓其科举兴盛的文化背景;安丘曹氏家族累世积累的经济实力为家族成员提供了应试的经济保障;以科举为重的家族教育,则为族人应举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教育支持,尤其是随着家族文化底蕴的日益丰厚与传承,为曹氏后辈家族成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姻亲之间的相互扶持也为曹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民初,安丘曹氏本着经世致用,顺应潮流的家族文化精神,纷纷进入新学堂,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仍然人才辈出,保持了家族旺盛的生命力。第二章,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研究。第一节论述了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安丘曹氏家族文献遗存非常丰富,在明清两朝有十八人因文学创作成就突出,入各级史志艺文考、文苑传等。第二节论述了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安丘曹氏以强烈的家族意识,在家学传承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文化精神。首先,安丘曹氏家族向以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为家学门风的精神内核,关注民生,仁民爱物亦成为曹氏家族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文化精神之一端。其次,儒家文化在注重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注重内省自视,基于此,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中,更是充满了历代家族成员对于社会人生喜怒哀惧的吟唱与哲理思考,其中饱含着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究与追寻。再次,浸润于既博大精深又兼收并蓄的齐鲁文化之中,独出机杼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亦时时贯穿于曹氏文学创作的文化精神之中。第三节论述了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安丘曹氏家族成员宦游各方,在长期的仕宦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文学创作,而其中齐鲁的山川风物、文化特色又更深刻的影响着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第三章,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文学、仕宦上都达到了顶峰,在清初的政治风云变幻和清初的文学转型中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家族的社会交游之中,安丘曹氏在交游上亦秉承了端方质朴的家风,交游中重志趣相投,崇义黜利,在文学上互相唱和,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仕途中彼此慰藉。清代前中期曹氏家族以曹贞吉、曹申吉为代表,较有影响的文学交游活动大略集中在京师、山东、安徽、贵州等地,并以出色的文学创作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论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安丘曹氏的文学交游:一、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包括曹申吉、曹贞吉与五友的交游;曹贞吉与王士禛、金台十子的交游;曹贞吉与京师词坛词人的交游。二、安丘曹氏交游与山左文学圈,考察了安丘曹氏与清前中期山左文学圈及山东文化世家的交游。三、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曹贞吉、曹申吉因任职原因分别在安徽、贵州以广泛的文学交游在清初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曹氏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也是曹氏交游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第四章,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第一节考察了安丘曹氏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曹氏家族教育方式非常丰富,诸如耳提面命的家庭教育、家训教育、修谱祭祖的敬宗教育、私塾教育等等,曹氏家族在教育中又坚持首重科举教育,有余力才学“文”的轻重原则,保证了家族科举仕宦的发达。第二节考察了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占居主导地位,安丘曹氏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孝悌”与“节义”传家,以“忠贞”与“济世”兴邦,当然,在封建体制下,曹氏忠孝节义之门风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时代局限性。第三节考察了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母教在安丘曹氏的家风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丘曹氏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家族中的女性平日助夫教子,在遭遇夫君亡故的情况下,又往往或是独立以寡母的身份教子成才,或是同时借助外家的力量教育子弟,在家族文化门风的传承与延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安丘曹氏家族的母教又往往不是由母亲直接指导学业,而是通过道德教化而促成家族子弟的学业事功,以垂范教子的方式,表现出对家学门风的主动承继。安丘曹氏家族历代母教的典型事例及其对家族兴衰的的作用,可以见微知著的折射出母教与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五章,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贞吉在清初诗坛流派纷争、诗风融变的过程中,其诗歌博采众长而最终能自成一家,对清初诗歌摆脱明诗余绪走上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章第一节考察论述了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包括:一、曹贞吉生平考略;二、曹贞吉作品结集考略;三、曹贞吉早期诗歌与济南诗派;四、《四库全书》独收清词别集《珂雪词》原因探析;五、曹贞吉的诗词创作理论。第二节《珂雪词》与清初词坛,论述了清初词坛对《珂雪词》创作的影响及《珂雪词》对清初词坛变革的贡献,曹贞吉《珂雪词》在清初推尊词体的背景下产生,以丰富而具有现实性的题材,以雅正之思,典雅之辞,既具嵚奇磊落、雄深苍稳、寄托遥深之风旨,又兼幽细深婉,豪放与婉约兼胜的清雅缠绵之词风,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第三节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曹贞吉在诗歌创作上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突破和创新,开创性的创作大量书信诗词,在诗歌题材纪实性、生活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突破;其山水纪游诗善于选取雄奇险峻的景物,融入丰富的人文意蕴,豪放跌宕,嵚奇磊落,在清代山水诗歌中独具特色。曹贞吉诗歌无论在题材、诗境还是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清初诗歌的流派纷争之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述了“曹氏之贾谊”曹申吉。曹申吉早慧早达,但却在清初三藩之乱中英年早逝,以身殉国,因被执黔中七年期间,与朝廷亲人音信隔绝,甚而一度被诬为逆臣,从而引起长时间以来的忠逆之辩,本文据多方史实,再度肯定了曹申吉的忠诚与殉于国难的事实。曹申吉知遇两朝,政治功绩显赫,但也因其仕途的畅达,宦绩的卓异,而至文名为官名所掩,但曹申吉诗文俱佳,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在清初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曹申吉诗歌创作随其仕宦经历诗风特点呈现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一是早期诗歌创作诗学盛唐,追随其外祖刘正宗倡导的济南诗派;一是转益多师,深具宋诗风貌,清苍沉稳的中期诗歌;一是陷贼黔中期间,以血泪写就,哀凄欲绝,风格独具的晚期诗歌。曹申吉诗歌的创作历程及诗歌审美风貌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歌诗风融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