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短短五千言以极高的智慧写下了《道德经》这一传诵千古的名著。这是一部不朽的道德修养篇章,蕴含了中华文化精髓。不仅在我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教育意义,在国际上同样具备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所传递的内容之深远,不仅是规范言行的一种标榜,更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启发。老子在哲学概念上提出的“道”被视为我国文化之瑰宝,它是由我们悠久的历史底蕴积淀而成,所以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道”作为一个抽象概括的名词,全面而系统通过古贤言论总结出的。这种以老子为代表的先进的永不陨落的哲学思想,它既包含着宇宙万物的本源,自然的规律和为人处世的法则等。本文选取《道德经》三个俄译本进行比较,分别突出了中国人译本,俄罗斯人译本以及中俄合译版本的各自风格。华人杨兴顺译本是目前为止国内外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译本;俄罗斯人马良文先生与北京外国语李英男女士中俄合译译本,是较为综合性的一个译本;俄罗斯汉学家安德烈·瓦雷斯基译本,结合了很多现代俄罗斯人对《道德经》新的解读。在时间上,杨译本较早,其他两个译本较晚些,也可以比较出一些由于时代不同而产生的翻译差异。论文共有五部分:引言通过对《道德经》国内翻译研究现状的简述,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道德经》俄语译本简介”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道德经》俄语翻译状况和三个译本及其译者简介。第二章“《道德经》中‘道’的俄译比较分析”主要以三位译者译《道德经》中万物本源之“道”、自然规律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为例。第三章“《道德经》中‘道’的翻译策略比较”主要包括:划分翻译策略为三个派别,以及对三个派别的分析。结论部分首先总结出对《道德经》中“道”的俄译对比研究不仅能够促进读者对“道”文化的正确理解,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同也为此领域的翻译和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践性经验。其次,译者在翻译《道德经》时,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有所发挥和体现,他们不只是单纯的语言中介者。翻译也不只是改写,因此译者要尊重原作,并忠于原作。既要正确传达其哲学内涵、思想文化,又不损害其语言艺术。笔者认为杨兴顺《道德经》俄译本最准确地传达了东方古典哲学的文化内涵,具体体现在“道”的翻译上。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对“道”的俄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感受东方哲学思想的魅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杨兴顺的译本较好地传达了《道德经》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本论文在对汉、俄两种版本《道德经》的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三个俄译本中“道”的文化内涵,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翻译策略。